国务院新闻办:陕西省举行东庄水利枢纽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发布会

23.12.2014  19:45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根据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安排,今天陕西省水利厅在这里举行“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新闻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情况。首先,我代表省水利厅,向今天与会的新闻媒体朋友,并通过你们对多年来关心和支持陕西水利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4年11月2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东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标志着这项安澜泾渭、富庶三秦的重大水利枢纽项目前期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重大进展,在国家决策层面取得了立项建设的“通行证”,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水利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自秦修郑国渠始,陕西人兴水治水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泾河。1950年10月,我省组织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北大学等单位在泾河下游峡谷段勘测规划大型水库项目,几代水利人为之不懈努力和奋斗,直至2006年先后开展了6次勘测设计工作,一次次满怀希望的启动和开展,又一次次无奈停的滞或搁浅。但是,三秦儿女建设东庄水库的梦想一直没有放弃。

  2010年5月,省委省政府做出“在水利建设方面干几件大事实事”的重大决策部署,重新启动了东庄水库前期工作。4年多来,省水利厅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科学、负责、高效”的总体要求,组织黄河设计公司等20多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克难攻坚,多措并举,全天候、高强度、满负荷地打破常规工作,2010年、2012年组织开展了两次冬春地质勘探大会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具有世界级技术挑战的泥沙淤积和地质岩溶等问题开展联合科研攻关,经过艰辛努力,2011年底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任务, 2013年2月通过水利部部长办公会议审查并将审查意见报送国家发改委,2014年7月项目建议书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询评估,2014年11月2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东庄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至此,多年来影响东庄水库立项建设的开发任务、岩溶渗漏和泥沙淤积等三大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重大进展,东庄水库建设的技术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泾河东庄水库为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发电及改善生态环境”。设计混凝土双曲拱坝高230米,总库容30多亿立方米,电站装机9万千瓦;工程总投资127亿元,建设工期95个月。东庄水库效益巨大,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极具战略意义。一是东庄水库建成后,将与渭河综合整治工程一起,形成完整的渭河下游防洪体系。可拦截泥沙20.6亿立方米,通过水库调水调沙、联合调度,减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积7.5亿吨,冲刷降低渭河中水河槽,极大提高渭河下游行洪能力,彻底根除渭河下游“小水大灾”的常态发生,确保渭河综合治理后防洪能力50年不降低,为沿渭西安、咸阳、渭南3市经济社会发展及9区县80万人、160万亩耕地提供安全保障。二是每年可向铜川新区、富平县城及西咸新区、泾惠灌区等供水5亿多立方米,滋润渭北“旱腰带”并将成为极端气候条件下关中地区重要的抗旱应急骨干水源。三是提供清洁能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东庄水电站设计年发电量3.3亿度,在优化区域电网结构的同时,可年减少煤炭消耗1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30万吨,为全省节能减排发挥重要作用。东庄水库可确保泾河下游生态基流,改善泾渭河水生态环境,水库蓄水后形成6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可有效改善渭北区域性气候。四是东庄水库依托的高峡平湖美景及自然禀赋,将打造成为世界级水利旅游风景区。

  我们继续紧紧抓住国家将东庄水库列入近期和“十三五”开工建设的172项重大水利项目的历史机遇,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担当,只争朝夕,攻坚克难,顽强奋战,进一步掀起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高潮, 2022年努力建成东庄水库,为“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兴三秦”做出积极贡献。

  在后续工程建设中,我们将继续诚挚地欢迎新闻界的朋友关心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聚焦陕西水利改革与发展,共同见证水利现代化美好蓝图一步步成为现实,共同见证陕西水利人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奏响新的绚丽乐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