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首次专题询问 重点询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12.11.2014  12:00
        “我市今明两年确定的淘汰落后产能规划情况如何?今年进展情况如何?请市工信委负责人回答。”       “燃煤工业企业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环保部门对这些企业是如何监管的?请市环保局负责人回答。”       “为什么现在中心城区不分时间、不分地段燃放烟花爆竹的情况有增无减?下一步将如何治理?请市公安局负责人回答。”       ……       10月31日,汉中市人大常委会一楼会议室内《汉中市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询问》的会标豁然醒目,这里是汉中市人大常委会第25次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询问的现场,相关领导和组成人员正在对市工信委、公安局、财政局、建规局、住管局、环保局、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就大气污染防治问题进行专题询问,市发改委、交通局、商务局、工商局、质监局、物价局主要负责人到会。 抓好主要污染源       “本次专题询问是市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今年4月,汉中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汉中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办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魏增军高度重视,多次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各工作机构认真研究,精心准备,组织开展好专题询问工作。”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宝玉主持,他的话音刚落,六、七位委员齐齐举手要求提问。       第一位提出问题是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路彦平,他详细询问了淘汰落后产能规划及落实情况。紧接着委员孙继明提出:“燃煤工业企业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环保部门对这些企业是如何监管的?”市环保局局长任文学回答道,“2014年1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汉中市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目前,全市钢铁、水泥、化工和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重点防控企业建成投运废气治理设施318台套,基本实现工业企业废气达标排放。全市已关停淘汰小水泥、小炼焦、小烧结、小冶金、小酿造、小化工、小玻璃、小砖窑等“十五小”企业139个。严格涉及大气污染项目环境准入,加强日常执法监管和监督性监测。”       “目前我市汽车数量增加较快,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请问我市在有效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梁贵松委员紧接着问到。市公安局局长李谞回应说,“今年以来,我局扎实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制定印发了《全市公安机关参与汉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严把机动车登记注册关,对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一律不予挂牌入户。提高外地车辆转入门槛,敦促“黄标车”、老旧车报废,推进“黄标车”、无标车禁行管理,加强路面日常监管,配合质监部门做好“油改气”车辆管理。”       市环保局局长任文学继续就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回答说:“2012年,市环保、公安、财政、交通、商务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汉中市机动车污染减排管理办法》,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并通过提供补助的方式鼓励“黄标车”、老旧车提前淘汰。同时积极推动机动车“油改气”和油品升级,截止目前,全市已有3584辆机动车改用了天然气。强化机动车尾气检查,实行环保标志管理,对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车辆发放绿色环保标志,截至2014年9月底,累计发放4890个。” 打破沙锅问到底       现场,委员梁贵松继续追问“那么,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核定,目前我市还有“黄标车”以及老旧车辆总量是多少?对这些车辆淘汰有没有具体时间表?”市公安局长李谞回答:“按照《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煤改气油改气和城市扬尘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14年底前,全市要淘汰“黄标车”、老旧车11625辆。截至目前,全市交管部门已报废、淘汰汽车(包含低速载货汽车)5165辆,完成任务数的44.43%,还差6460辆,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各部门支持配合,共同努力完成指标任务。”       市建规局和市住管局负责人分别回答了赵冬梅委员的提出的我市在建筑施工扬尘、渣土车运输扬尘和道路扬尘污染方面采取的措施后,赵冬梅委员继续追问:“检查经常发现企业回答渣土车清洗设备坏了,关于这个问题你们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防止?”       随着询问的不断深入,所提的问题越来越尖锐。张学鋆委员问:“2006年12月12日市政府出台的《汉中市烟花爆竹管理办法》执行情况如何?为什么现在中心城区不分时间、不分地段燃放烟花爆竹的情况有增无减?《管理办法》出台8年为何此现象仍屡禁不止?遇到有人随意燃放鞭炮市民该找谁举报、今年你们有处罚过谁吗?”在连连追问下,相关负责人一一予以回应。对如何落实《汉中市烟花爆竹管理办法》, 张学鋆委员提出了四点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将加大工作力度,尽快落实。 热点问题不回避       郑泉委员提出的燃煤锅炉“煤改气”的问题受到极大关注,引发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斌和李宝玉两位现场探讨起了煤改气不能及时完成的原因、老百姓对于垃圾焚烧的态度和环境监督举报电话的问题,现场对相关管理部门提出了要求。       “每到冬季,我市大雾天气频发,从气象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关于群众的“心肺”之患雾霾天气,是人们热切关注的问题。“我市是否存在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市气象局副局长、气象台台长苏俊辉回答说“我市雾霾天气存在是肯定的。‘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两种天气现象,都伴随着能见度下降,常相伴出现,并可相互转化,成分不同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有所不同。遇到雾霾天气,特别是发布了霾的气象预警信号后,人们尽量减少室外活动,或者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注意交通安全。另一方面,科普教育、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李彦龙、陈红霞几位委员就财政资金投入、秸秆禁烧治理工作等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两个半小时的专题询问,9位委员向市工信委、环保局、财政局等多个部门“一把手”进行了面对面询问,委员们的提问涉及大气污染治理的方方面面。 专题询问将常态化       整个询问现场,气氛严肃认真、井然有序,问答双方紧扣主题、客观实在,在近两个小时的专题询问中,人大代表先后提出10多个问题,政府部门负责人一一解答,代表还针对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这个问题我还要追问一下”“请详细说明情况”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你来我往的问答中,让人们感到了“询问”的力量,问出了原因,问出了责任,问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措施,问出了决心、目标和承诺。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九红代表市政府作表态发言时表示:“我感觉,今天的询问问得很实、答的很细、询出了辣味儿。希望在座的政府部门负责同志在面对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询问、代表的意见、市民的诉求的时候都应有一种坐不住、吃不下、睡不着的感觉。这次问询对政府和参会部门负责同志问出了压力,也问出了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的动力。市政府将认真落实询问会上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措施,相关部门要齐抓共管,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汉中“蓝天工程”和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宝玉在会议结束时提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影响科学发展和确保人民身心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各级相关部门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虽然作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和群众的期望值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抓好工作落实。对于这次询问,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都非常重视,会前作了大量准备工作。专题询问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全面深入了解政府工作、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途径。今后,专题询问作为人大常委会的一种重要监督手段,会越来越常态化。         (李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