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跨市域招生

31.07.2021  14:22

  近日,《西安市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印发,并在西安市人民政府官网全文刊发,《方案》表示将统筹使用现有资源,不得建设超大规模学校和豪华学校,同时努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确保2022年秋季开学前256所新改扩建学校投用

  《方案》明确,同步规划建设城镇学校,将《西安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合理确定区域内义务教育段学校规模。做好教育用地征收净地和学校建设工作,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优先交付使用。

  在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上,优先支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镇中心学校和农村适龄儿童流入较多的城镇学校建设。不断改善保留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办学条件。

  统筹使用现有资源,不得建设超大规模学校和豪华学校。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中小学校的区县(开发区)应当制定撤并方案并逐级上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撤并应先建后撤,保证平稳过渡,撤并后原有校园校舍优先保障当地教育事业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妥善解决撤并学校学生就学问题。切实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避免出现“边建设,边闲置”现象。各区县(开发区)教育部门要合理制定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方案,严格规范权属确认、用途变更、资产处置等程序。

  同时加大新、扩建学校力度,确保2022年秋季开学前,256所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段学校如期投入使用、新增学位30.68万个。

   对义务教育段学校教职工编制做到应编尽编

  《方案》提到,要统筹教职工编制管理。对义务教育段学校教职工编制做到应编尽编。明确中小学教职工基本编制标准,附加编制按照基本编制总量的3%—4.5%进行核定。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的中小学“名校+”增加校级领导职数和教职工编制。建立市级和区县教育编制周转池,实行存量整合、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编制创新使用制度,周转编制优先用于引进高水平教育人才和满足义务教育编制需求。

  持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招聘工作,以公开招聘为主渠道,灵活组织全国巡回招聘、校园直招、公费师范生招聘、D类人才直聘、急需紧缺人才招聘,形成“1+5”招聘格局。加大乡村教师补充力度,继续为蓝田县、周至县招聘特岗教师,落实银龄讲学计划,合理配置体音美等学科教师,建立教师依法依规有序流动机制,鼓励教师在乡村学校从教。

  保障教师薪酬待遇,提高奖励性绩效在绩效总量中的占比,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坚决杜绝平均主义。落实好沿秦岭北麓区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进一步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加大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向乡村学校教师的政策倾斜力度。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评审,对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要求;参加中级职称评审,对论文、科研成果不作要求。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每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每年培训名额向乡村学校倾斜。

   严格落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学区划分就近入学政策

  进一步深化实施“名校+”工程,运用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一长多校等紧凑型“名校+”模式,科学规划组建“名校+”教育联合体。把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加大智慧中小学和幼儿园、创客教育实践室建设力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探索将人工智能融合应用于教育事业。

  完善控辍保学机制,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严格落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学区划分就近入学政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所属区县、开发区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出招生计划的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跨市域招生。

  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按照“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四证审核”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适龄青少年应入尽入。公办和民办学校均不得向随迁子女收取有别于本地户籍学生的任何费用。按照“家庭尽责、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团协同、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格局,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并配齐、配强学校保安人员,严格落实校园安全“三个100%”管理要求。

编辑:张楠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