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蕴真谛 平凡之中现精彩:记安康学院教师黄娟

09.03.2016  20:56
            “缘于一种热爱,我对工作投入了满腔的热情;缘于一份责任,我对学生倾注了全身的心血;缘于一股执著,我在平凡的岗位收获了历练与成长!”这是安康学院教师黄娟一段朴实而又真诚的内心表达,话语中,是满满的职业热情,满满的事业责任,满满的爱!在高校辅导员这个充满爱与责任的岗位上,黄娟做了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老师,也做了最好的自己!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知心辅导员”“暖心辅导员”。
              黄娟,女,中共党员,汉族,硕士研究生。2011年9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2014年担任艺术系2011级、2012级、2013级本科3个专业16个班(484人)辅导员,先后获得安康学院优秀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稳定安全先进个人等荣誉,2014年被评为2013至2014年度“全省高校十佳辅导员”。
或非大师   确为良师

            黄娟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学做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曾多次参与全国高考、中考政治课阅卷等工作。2007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2010年到安康学院艺术系担任专职辅导员。也许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论功底和曾经在中学工作过的经历,她对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这项工作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视角。
            “思想政治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黄娟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她是这样认识的,更是这样做的。围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安康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她不断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这一工作主题,结合工作实际,发挥个人特长,结合所带学生的专业特征和学生特点,与时俱进,创新新形势下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内容和方法,凝练出“容”“熔”“融”“荣”四字工作法,打造的“艺术人生引领工程”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被评为2013年省级精品校园文化成果二等奖,探索出学生党小组联系宿舍等成功模式,亮点纷呈,成效显著,于平凡之中现精彩,在细微之处蕴真情,形成特色,受到师生肯定。             深入了解、理解和欣赏学生是黄娟辅导员工作的独特之处。在一些师生眼里“很难缠”“很难管”的所谓的“坏”学生,在黄娟看来“他们个性突出,思想独立,才华横溢。”“说实在的,如果不足够地了解他们,便很难融入到他们这个圈子里,也不可能顺利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和学业指导。”黄娟说到。
  “容”:兼容并包   张扬学生个性

            黄娟所带的班级有艺术设计、音乐专业、美术专业等三个专业,这些班级的“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鲜明、直观,不盲从权威,是让老师们“望而生畏”“难以管理”的班级。黄娟在担任辅导员工作后,经过了认真的调研和思考,认为在教育和管理上,若采用和其他专业的班级一样的管理方式,一刀切、一味地“堵”和强制约束,很可能适得其反。她选取了“把握专业特点,倡导兼容并包,张扬学生个性,用核心价值观为青春领航”的工作思路,把“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用立体多维的角度评价每个学生”作为工作信条,加强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发现他们优点,包容他们多样化个性,创造出和谐的氛围,凝聚集体的力量,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导学生自由成长,迸发青春活力,从而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黄娟针对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形式上较为宽松、自主的特点,她以班风、学风建设为切入点,确立了“加强专业教育、明确人生规划、引导学习生活、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引导与服务相结合的学生管理理念。通过系统、规范的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四自教育、感恩教育、团员意识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等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定海神针”,以制度为“吃水线”,对时不时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的盲目、无序、偏差等的“落水”的学生施以援手,转变了管理方式上的滞后和被动。
            同时,为了凝聚个性的力量,黄娟推行班级信任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事务和实现自我激励的目标。她对所带班级从大一开始实行班级信任管理制度,信任的度量指标通过对信任的多方面描述,清晰明确表明对班级成员的信任要求,每一名班级成员的测评等级就相对应其在集体能得到的权利和利益。这一制度,使新生一开始就明确了集体要求,达成集体共识,有助于班级正能量的积聚,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增强艺术专业学生的应用型职业技能,所带班级学风浓郁,学生获省市级专业比赛奖项九十余项,所带班级曾先后或多次被评为校级文明班集体、文明宿舍、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几年来,黄娟以“容”为工作方法的切入点,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发展轨迹,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及成长成才状态,分层设计、贯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加强学生成长过程的指导和个性化培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落实人才培养的目标。                                                                 “熔”:熔铸班级和宿舍文化特色
            文化化育,育人无形。黄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在班级和宿舍文化建设上动心思、下力气、出特色。在做好班级和宿舍教育管理方面,黄娟不断在辅导员工作的内涵上进行了挖掘和提升,根据艺术类专业特点,充分利用校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她设计出“用文化引领、用活动体验、用网络沟通、用实践锻炼”的“艺术人生引领工程”的班级和宿舍文化建设工作方案,设定“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三个教育维度,构建“宿舍文化建设、班级博客建设、感恩教育、梦想教育、学长讲堂”等教育活动,通过精心创建、引领同学们的艺术人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等。             ——温馨人生驿站,小宿舍成就大梦想。 黄娟认为,宿舍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育人的重要阵地。为此,她组织开展“党建进宿舍”活动,由学生党员、党小组联系帮扶宿舍,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大一新生宿舍开展文明宿舍观摩学习活动,并实行“学长一帮一互助”;大二学生开展宿舍设计大赛,实现学生审美情趣、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全面提升,打造艺术系独特的宿舍文化,把宿舍打造成同学们温馨的人生驿站。             ——班级博客建设,记录我们的大学时代。 为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和当代大学生“网络一代”的身份特征,黄娟通过“我们的大学时代”班级博客建设,凝聚了班级力量,延伸了校园文化触角,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达到可视化。新生入校后,各班团支部就建立班级博客,班级博客又链接到每一个同学的个人博客,链接到校团委、系团总支、辅导员和专业老师,从而把班级博客搭建成学生思想交流、资源共享、互助互进的平台。班级网站有班级博文、班级活动、班级相册等多个的栏目。它就像班级的一本日记,记录着班级成长的历程,也记录着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和师生之间深厚的友情。             —— 发挥朋辈教育资源,创设“学长讲堂”,用青年的方式走近青年。 韩愈在《师说》中说到“弟子不必不如师”,黄娟在推进“朋辈式”学习活动中,发现高年级优秀的学生,以及刚毕业的大学生是宝贵的更是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在2012年下学期率先创办了安康学院艺术系“学长讲堂”特色学风建设活动,以“学生教,学生学”的方式,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以高年级学长、毕业的大学生担任讲师,填补了第一课堂之外的空间,实现学生朋辈教育,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也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以优秀学长代表为楷模,激励了广大学生向其学习,实现了学生励志教育;最重要的是,开设“学长讲堂”更好地提倡了学生自育能力,有利于达到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标。“学长讲堂”自开讲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九期,在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艺术人生引领工程”自实施以来,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基础、应用型职业技能的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在学生宿舍、优秀班集体的评比中优秀率明显提高,且改观最为显著。宿舍文化、班级建设带动优良学风的创建,同学们都能主动参加各类专业比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的学生不胜枚举。2013年“艺术人生引领工程”荣获安康学院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精品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二等奖。
    “融”:用爱开启大学暖心之旅               ——把爱作为无与伦比的教育手段。 几年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黄娟用爱心,用真情,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时刻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坚持开展一对一深度辅导,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每天走访两间宿舍,与学生谈心,耐心倾听他们的迷茫与困惑,认真分析问题所在,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对学业困难、家庭贫困和有心理问题的班级特殊学生给予特殊的管理和关怀。
            ——建立学业困难学生帮扶档案,开展学业帮扶。 为了帮助学业困难的学生,黄老师在所带的每个专业都设立了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档案,定期与这些同学进行一对一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想办法,鼓励其自信自强,克服困难。对一些课业基础薄弱的同学,黄老师还定期邀请专业老师为同学们辅导,做好学生学业帮扶工作。
            关爱家庭贫困学生,助力成长成才。家庭贫困的学生不仅需要在物质上帮扶,更要在精神层面上帮扶。艺术类的学费相对较高,对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来说, 家庭负担更重。为了准确掌握家贫困生的情况,在新生入校时,认真核实家庭情况调查表,确定贫困生名单,进行重点帮扶。在评定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贫困生补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怀。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构建家校“保护网”。 每年学校都会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从中选择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专门为他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加强与家长的经常性沟通,在班上设立男女生心理委员各一名、宿舍心理联系员等,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帮助,为学生构建起家庭与辅导员联动的有效“保护网”。针对部分学生在面对困难、矛盾、挫折等不良环境状态自身心理调试能力欠缺的情况,黄老师总是对学生以包容、理解、支持,成为他们在心绪低落时的精神支撑。
“荣”:用执著奉献诠释无悔追求
              “学校的荣誉让我时时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学生的成长和肯定最让我感到幸福和满足,也是我甘于奉献自我、不断奋斗的永恒动力”,黄娟如是说。迎新、主题班会、新生入学教育、党课、班级成长报告会与指导、学生活动、寝室、课堂、操场到处都是她工作的前沿阵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工作几年来,黄老师年度考核优秀一次、连续两年被评为安康学院“优秀辅导员”,荣获安康学院“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在全校辅导员所带学生满意率测评中,连年都在95%以上;在2014年陕西省第二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获二等奖,经过高校推荐、现场风采展示、专家评审、决赛等环节拼杀角逐,黄娟脱颖而出,荣获了陕西省2013至2014年度陕西省高校“十佳辅导员”称号。在别人看来,获得荣誉是名至实归,但黄娟却说,“荣誉应该属于安康学院辅导员群体,大家一样努力,一样执著,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脚下的土壤,是大家的精神感染了我、鼓舞着我、鞭策着我不断地探寻”,“真正应该感谢的是我带的这群同学们,他们的每一点成长,让我看到了我工作和存在的价值,他们是我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在繁琐的辅导员日常工作之余,黄娟还专注于辅导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理论研究,走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道路。三年来,她主持省级辅导员精品项目1项,校内外课题2项,参与省市级课题4项,发表学生工作专业论文十余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能力探究等方向上进行了系统化科学化的研究。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