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29.10.2014  17:31
        童年的我生于长于乡村,家乡的一切留给了我深深难以忘怀的记忆。随着年龄的成长,自己走上外出求学路,然而无论身处何方,家乡总是心中一直牵挂的地方。

        春天,满山的说不上名称花儿开了,从中采摘最鲜艳的花朵,拿在手里爱不释手。乍暖还寒的时节,干得最多的就是打猪草。猪可是家中一宝,不是为了吃它的肉,更多是卖了猪,可以有一点经济来源,维持家中的日常开支。放学后的第一要务是打猪草。沟边、路边的猪草被一扫而光。

        夏天,每天放学都要经过的小溪清澈见底,早晨的水是清凉的,令人不忍离开,下午的水有点温热,无论怎样,水中的小鱼眼看就在手中,但却永远不会落入我们的“魔掌”。月光如水的晚上,或站或躺或蹲在晒谷坪听大人讲述遗闻轶事,免不了七嘴八舌、打打闹闹,要到临睡才散场。

        最难忘的还是秋天。收获的田野看似空荡,但却藏着大家都知道的秘密。翻开禾兜,里面钻满了肚皮银白、身子浅灰的泥鳅。不用多少工夫,就可以装半个鳅篓,可以打好几餐牙祭。前屋的山坡上,柿子熟了,就像一串串红灯笼挂在树上。

        冬天,厚雪铺满大地的时候,呵气成云。这时,可以躲在屋子里烤豆子、红薯。豆子搁在手提的火箱里,熟时一阵噼噼啪啪乱响,忙不迭地捡起来丢往口里,嘎嘣嘎嘣的脆响让你觉得豆子的一生都会以你为荣。火坑中的红薯冒出丝丝香气,寒冷的冬天因此露出温润的胸怀。

        从懵懂的童年历经二十多年的风雨,在人到青年的我看来,故乡的一切,早已物物俱非:小溪水浑浊不堪、白肚灰背的泥鳅难觅其踪——而漂亮的高楼空荡少人,连鸡犬之声难闻……

        父母亲人仍生活在家乡,故乡仍然是那个故乡,就算面目全非,仍然是心里最为温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