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忧虑与思考

11.03.2015  11:31
            《陕西日报》2015年3月11日(作者 郑海荣)题:乡村教育忧虑与思考

            春节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节日,每次回家过年,父母总会在家门口等我。今年,由于三十值班,初一中午才赶回家。可是,在家门口迎接我的只有母亲。“父亲呢?”我急忙问母亲,“去哪儿了?”“等着急了。”母亲说,“去学校转悠去了。”一提起变成教堂的村小学,我心里便不是滋味。学校是乡村孩子增长学识、走向未来的殿堂,怎么变成教堂呢?
            村小学虽然朴素,但它方便、安静、安全、温暖,在我心里播下追求理想的种子,我对它充满眷恋之情和感激之情。小时候,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督促我和弟弟们努力学习,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今,父亲虽已年近八十,但对消失的村小学念念不忘,“有一个孩子,就办一个孩子的学校嘛。有学校的村庄才有味道啊。”我知道,父亲所指的味道,是指文化气息。
            以村、镇中小学为主力军的乡村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曾发挥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当中,盲目的撤点并校导致村小学一个接一个消失,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乡村教育陷入困境。
            我的家乡罕井镇是一个比较大的乡镇,总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56992人。罕井镇初中仅有70多个学生,但教职员工与学生人数差不多持平。几年前,罕井高中新建了现代化教学楼、学生食堂、综合活动中心、学生宿舍等几栋全新的大楼。但是,楼群还未使用,高中却被撤并,校舍留给了初中。
            罕井镇的大部分村小学人去楼空,一些学校大门紧锁,一些大门洞开,建筑破损,还有一部分被挪作仓库,或者变成教堂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农村建设逐步而有序推进,然而,乡村学校呈现荒芜、凋敝状态,乡村教育出现城挤、乡弱、村空等现状令人担忧。
            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崇文重教的传统代代相传。教育在乡村不可或缺。乡村教育不仅发挥着基础教育的功能,还发挥着文化传承的功能。乡村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它还是一个具有深厚文明底蕴的文化概念。失去乡村教育,乡村就是一片没有灵魂的文化沙漠,人就会成为无根的飘萍。缺少乡村教育,乡音、乡情、乡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此外,乡村教育对于新农村建设,尤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新农村建设不光是物质富裕,楼房漂亮,马路宽阔,丰衣足食,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文化内涵,乡村文化教育恰恰是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柱。
            为此,我有以下思考,应加大农村教育投资,促进均衡城乡优质资源分配,达到城乡教育水平相对平衡。建议如下:第一,利用网络资源改善教学水平,通过电化教学,使乡村学生能够听取优秀教师的授课,随时接受课外辅导。第二,城乡教师和学生定期交换,实现资源共享,使乡村师生能够享受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也使城市师生深入了解乡村文化和乡村教育。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素质高,教学能力强,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队伍。第四,提倡学校对学校,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的一对一帮扶。第五,调动社会力量,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农村教育,参与农村教育。发挥全社会的教育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村教育多样化,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进步提供多样化的元素,使乡村教育永续发展。
            此外,还应整合乡村教育资源,加以综合利用。建议如下:第一,学校可以作为民众聚会、读书、听书、听讲座、娱乐和文化教育的公共场所。第二,富余的教师到乡下开展科普活动、时事政策等宣讲活动,使学校最大可能地发挥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达到团结民众,教育民众,提高民众思想文化水平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             乡村学校是乡村孩子追寻梦想的乐园,也是乡村文化的象征。促进新农村建设,践行中国梦,乡村教育不可或缺。(作者单位为省应急办) (信息采集: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