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以书信方式讲西安故事 ——访《阳光报》总编辑万波

29.06.2019  12:41

  在昨日“我爱祖国学生书信征集活动”启动仪式的现场,记者对《阳光报》总编辑万波进行了专访。谈及本次活动的举办,他表示:“由《西安晚报》与我们《阳光报》一起承办这次我爱祖国学生书信征集活动,我们深感荣幸,同时也感到责任巨大。

  记者:这次征集活动为什么要采用书信的形式?

  万波:众所周知,书信是最有礼仪感和文化气息的人际交流形式之一。书信优雅、真诚、庄重的特点,曾受到过无数人的喜爱。而不时闪耀在其中的家国情怀,更是书信世界一道绝美的风景线。今天,虽然写信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但不可否认的是,书信仍然在重要时刻和重要交流中被频繁使用。

  比如在今年的新闻中,我们不断看到习总书记给中外各界人士回信的报道。近日,全国很多报纸还刊发了习总书记给日本青年回信的消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让孩子们以书信对话的方式,向信赖的人讲述身边的西安好故事,将是书信文化和西安正能量的一次美好相遇。

  记者: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位中小学生将有怎样的收获?

  万波:写好这封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同学们和家人深入交流,了解家史,党史,国史,感受先辈的家国情怀,才能写出他们为国奋斗的经历和成就;需要同学们知道国家的大政方针、发展主线,比如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生态文明、扶贫攻坚、互联网技术革命等,同时要善于观察,发现这些国家大事带给自己身边的变化,找到最好的人物和故事;需要同学们掌握书信的基本写作,会用书信语言和另一个人比较深入地交流。这是一个涵盖了历史、文化、情怀、观察、写作和社交的系统工程,对认真参与的同学们将是一次极好的综合锻炼。

  记者:对于这次征集活动,你希望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万波: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安人民也有无数感人的家国故事。这些变化和故事,就发生在千家万户的生活中,发生在千万个孩子的身边。过去,这些故事一般由媒体和成年人来讲述。这次书信征集活动,则是尝试让中小学生以“我爷爷奶奶”“我爸爸妈妈”“我叔叔阿姨”“我们家”“我们村”“我们城市”“我们家乡”“我的……”来讲述。将第三方的视角,变为更接近故事主角的第一人称叙述,依靠广大中小学生的亲体验、多视点、广覆盖,力争挖掘更多的西安好故事。当然,大家也要转告同学们,内容真实是这次征集活动的第一要求,活动不是让同学们编故事,而是发现并讲述身边的真实故事。真实,才谈得上是它的核心。

  本次活动要搞好,离不开全市中小学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目前,活动已经得到西安市118所中小学的直接响应,并和我们联合发出了给全省中小学生的公开信。作为本次书信征集活动的承办单位,我们一定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力争在各方的支持下,让活动圆满成功。

  记者曾世湘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