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健康发展

29.12.2014  20:03
            2014年以来,乾县教育局围绕“抓基础、建名校、育名师、提质量、出人才,争创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奋斗目标,强力引领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健康发展,教育系统上下同心,真抓实干,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2014年,该县高考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县一本上线人数934人,较上年增加84人;二本上线人数1952人,较上年增加147人,位居全市前列。             二是“双高双普”工作有序推进。 截至11月底,2014年31所拟达标学校的创建工作已接近尾声,完成总投资9961万元。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是教育改革实现新突破。 组建了关头、石牛和大墙三所九年制学校和乾县一中、晨光中学、阳洪初中首个教育联盟,缓解了择校矛盾,推进了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并制订了《乾县2014年义务教育段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方案》和《2014年乾县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方案》,要求科学下达招生计划,有序开展新生录取工作。今秋,各高中起始年级班额严格控制在55人以内,校际间无序竞争、线下招生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1500名学生从县城回流农村学校,县城学校起始年级“择校热”彻底降温,“大班额”完全消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四是交流轮岗扎实推进。 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分批次对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200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岗位调整,涉及交流轮岗、提拔使用、重新任命。其中支教教师48人,交流轮岗教师238人,占全县教师总数的十分之一,交流轮岗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五是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该县全面启动实施了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建立了教师业务水平考试制度。全县2283名教师、教研员首次参加了业务水平考试,该县任伟、秋晓勇同志分别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周忠利同志荣获省级“师德标兵”称号。针对“吃空饷”问题,该县全面开展了三轮治理工作,劝返教师221名,查出疑似“吃空饷”教师11人,目前正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制定了《乾县教育系统“吃空饷”问题责任追究制度》等,建立了治理“吃空饷”问题的长效机制。             六是“千帮千”活动深入开展。 全系统共有1449名留守儿童得到一对一帮扶,先后为留守儿童赠送书籍、学习用具合计达11.2万余元。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帮扶教师,开展代理监护人培训90余次,参加培训的教师人数达到1.3万人次。积极开展了向身患重病学生捐款献爱心活动,短期内募集善款17万元;广泛开展了“情满乾州,圆梦大学”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筹集资金271万元,帮助689名贫困新生圆了大学梦。             七是教育宣传工作成效显著。 该县教育局加强宣传管理工作,教育系统的教师交流轮岗、招生秩序和“吃空饷”治理、整合教育资源等重大改革举措先后被多家大网站以及中国教育报、陕西教育、咸阳日报等进行报道,为乾县教育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