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位老艺术家 受聘传承秦腔艺术

17.12.2015  13:32

  (记者 职茵)前日,苏育生、张保卫、丁金龙、李爱琴、刘茹慧、广雪琴、康少易、冀福记等老艺术家们,接过西安秦腔剧院首批传承老师聘书之后,将为秦腔后继者们贡献自己的余热。

  近年来,复排秦腔经典、重塑传统精品,是秦腔唤回戏迷观众的有效方法之一。一批艺术家老骥伏枥,成立传承小组,从故纸堆里寻回了一部部秦腔经典剧目,对年轻一代悉心教导,在排练场里完成了传帮带的使命。由此,《双锦衣》前后本、《玉堂春》《五典坡》《化墨珠》《庚娘传》等20余部本戏、折子戏,在老艺术家的指点下重新亮相舞台,这种以老带新、全方位传承的系列举措,还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京昆室主任卢展工及京昆组专家们的高度赞誉。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样的成功模式值得在全国戏曲界推广。

  这次首批聘请的52位传承老师,不光有生旦净丑各行当的表演艺术家,还包括了戏剧理论、唱腔剧本、伴奏舞美等各领域的老艺术家,他们将对秦腔艺术进行全方位的传承。剧作家冀福记说:“这是政府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我们的一份担当。”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爱琴一边为聘请传承老师的举措叫好,一边急切地催促秦腔剧院多招些“新苗”。“我们一定要向前看、多出戏,才能留住老戏迷、吸引新戏迷,这需要所有秦腔人共同努力。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