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还没到美发店顾客络绎不绝

06.03.2016  08:56
核心提示: 距离农历二月二还有近一周,西安诸多理发店,已迎来猴年第一个理发高峰。

二月二临近理发店生意渐热        本报记者王晓峰摄

本报讯(记者张彦刚)距离农历二月二还有近一周, 西安 诸多理发店,已迎来猴年第一个理发高峰。

昨天上午11时许,记者在西安市桃园南路锦园小区附近的几家美发店看到,顾客络绎不绝。在商业街二层一家不大的理发店内,3位顾客在此等候。店老板美发师贾阳说,多数来的是回头客,看上的是自己的手艺。

贾阳说,自己是大年初八开门营业的,当天就接待了4位顾客理发,过了正月十五以后,前来理发的顾客越来越多,有的要提前电话微信预约。在环城南路东段附近的一家美发店,老板刘先生也告诉记者,有些人年前忙着家务事,没时间理发,正月里便来了。除了理发,洗发吹造型的人最多。目前每天要接待30-40位顾客,到了二月二顾客应该还会多。

“我从事美容美发已经10多年了,以前正月理发人数偏少,多以女客为主。近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更讲究形象,春天来了,都想给自己和家人同事一个崭新的精神面貌,如今‘面子工程’被更多人看重。本身‘正月理发死舅’就缺乏科学依据,包括一些中老年人在内,忌讳正月理发的人越来越少。”贾阳说。

在桃园南路东侧的一家理发店内,正在理发的40多岁的丁先生对记者说:“我是寸头,头发长得快,20天左右就得修剪一次,年前剪的头发,实在等不到二月二了,就提前过来剪头发了。”说到正月剪发的民间禁忌,丁先生说,“这个你信吗?真不想攒到二月二扎堆理发,能不能理好不说,有的店还可能临时涨价,我不凑那个热闹。”

西安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民俗学者王智老师表示,“正月不理发”的习俗,来源于我国在明代向清代转换过程中的民间传说,原本是汉族人蓄发“思旧”被误读为了“死舅”。要看到在农耕文明下产生的“二月二理龙头”民俗的背后,是人们为了讨个好兆头,传统习俗不一定都科学、合理,未必一味遵从,在继承传统文化美好情感初衷的同时,我们应结合时代与时俱进学会扬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