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21.10.2016  23:0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云南省科技厅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云南省委、省政府及云南省委深改领导小组对科技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云南省科技创新大会、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切实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全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一、总体情况
      云南省科技厅党组高度重视改革工作,及时成立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按照《省委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将牵头的4项改革任务细化为20多项工作,实行台帐管理,明确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全面完成了2014、2015年列入云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台帐的5项任务,列入2016年台帐的3项任务,均按计划完成和深入推进。主要做法如下:
      (一)注重统筹规划,围绕创新驱动全面布局。研究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改进加强我省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南省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等19项重要政策,加强总体规划布局和政策设计,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二)突出问题导向,明确改革目标精准发力。云南省科技体制改革重点围绕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优质高效产出科技成果、吸引各类科技创新资源落地创新创业的目标,主要针对制约云南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聚焦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建立新型科技创新服务体制机制、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完善科技人才发展和激励机制,部署改革任务,在科技人员激励与评价、科技经费使用与管理、科技人员创新与创业等方面制定了21条具体改革措施。
      (三)加大简政放权,聚焦推动“双创”多点施策。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通过改革财政科技计划管理,加大普惠性政策实施力度,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权改革,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健全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等多项举措,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系统。
四是聚力政策落地,确保改革任务协同推进。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科技厅、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国资委等各有关部门,围绕培育发展众创空间、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改革、建立科技报告制度、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投资机制、加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等,出台了10余项配套政策,协同推进改革任务的全面落实。
      二、重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
      (一)致力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聚焦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聚焦重点产业培育壮大、聚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努力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支持方向明确、促进协同互动、优化资金投入、强化实施绩效”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将原有的9类科技计划优化整合,形成基础研究计划、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创新引导与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5类科技计划,并明确了8个方面的管理改革。2016年,5类科技计划已经运行,正在启动各类科技计划的优化整合,进一步明确各类科技计划的定位、重点、经费配置方式等。
      (二)全力深化厅内设机构职责调整。制定了《云南省科技厅内设机构职责调整方案》,已经厅党组会议审定通过,现正报省编委审批。一是机构改革强化了统筹科技计划主体业务。按照“管理、实施、监督” 相分离原则,具体实行“分段管理、分段责任、互相配合、统筹协调”,实现“资源总体分配、计划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管理、绩效评价验收、廉政监督审计”五个分段管理实施监督。二是资源配置坚持“三个聚焦”:聚焦云南省委、省政府重大科技工作目标决策、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聚焦全省创新体系建设重大任务。根据“五网”建设和八大产业发展工作要求,对处室职责进行了深化调整。三是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申报统筹协调,强化对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增强绩效评价验收与廉政监督审计。
      (三)大力推进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一是改革技术创新决策模式,扩大了企业在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二是改革企业创新支持方式,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省级财政科技经费更多利用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三是实施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全社会多元化加大研发投入。2015年全省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0.78,较2014年增长了16.4%,大幅度增加了全社会研发(R&D)投入总量。
      (四)极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明确将符合条件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将用于奖励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的比例,提高到不低于转让收益的60%。启动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地方性法规,研究制定相关实施意见,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资产处置、收益保障等政策更具可操作性,并引导院所高校进一步将科技成果转化自主权下放给研发团队和转化人员,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指导云南省农科院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工作,全院累计完成知识产权转化330项,转化金额3143万元,开发新产品129个。昆明理工大学实施“以学校技术成果出资入股或增资扩股,其所获股份的75%由课题组成员直接持股,其余25%由学校持股”等激励措施,已向社会转移扩散5000余项技术,技术辐射省内外1000余家中小企业,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5000余亿元。
      (五)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围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出台政策措施、推进简政放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把大力发展众创空间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让创新创业者的创意智慧与市场需求充分有效对接,助推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已认定众创空间63家,10家获科技部备案。组织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改变了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项目支持方式,改“相马”为“赛马”,在大赛中发现好企业、好项目和好的创业团队,形成科技项目遴选新机制。截止7月4日,全省报名参加“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的企业达1273家,在全国排名第5位。推进云南省创业导师服务团建设,打造“学府创新创业走廊”为创新创业核心区和聚集地,昆明市成功入围2016年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
      (六)奋力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实施“科技金融结合补助资金专项”,引导企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担保机构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015年,撬动银行贷款等社会资本投入约34亿元,拉动科技保险保额约84亿元。设立了规模为4亿元的“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投资基金”,已批复设立2只子基金,规模共计6.03亿元,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生物医药大健康、高原特色农业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投资。成立了云南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与省农村信用社、招商银行昆明分行等9家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仅2015年就落实科技贷款32.36亿元。积极引导科技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目前,全省新三板上市挂牌企业达55家。
      (七)努力建立科技人才发展新机制。一是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二是结合院士自由探索项目、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和省创新团队的选拔,调整评价条件和导向,激励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三是为更好地服务于云南省培养引进的101名高端科技人才,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540人,省创新团队14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97个等人才团队,充分发挥优秀科技人才专家队伍的积极作用,正着手抓紧推进科技人才专家库建设。
      (八)着力提升科技开放合作水平。建立“科技入滇”长效机制,以“科技入滇”对接会为平台,制定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吸引国内优秀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人才和团队落地云南,目前,签约项目已有914项落地。由科技部批准,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和中国—东盟创新中心落户云南;已建成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0个;建立国际科技合作特派员制度,已认定法人国际科技特派员16家、个人国际科技特派员21人,全面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的平台和载体。
      下一步,云南省科技厅将继续找准问题、补齐短板,努力在完成省财政科技计划管理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深化云科院改革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云南提供新动能。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