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西安农产品销售不再跟着感觉走

12.07.2016  15:09

      荔枝丰收却烂在枝头无人问津;十万斤火龙果滞销,被倒入鱼塘喂鱼;成熟的杏子烂在地头;陕西周至油桃滞销按筐卖,40斤5元……农产品滞销的新闻,在媒体上屡见不鲜,反映多地农民陷入“滞销烦恼”和“增产不增收”的怪圈。 
        近日,记者调查走访户县、高陵等区县,了解到了当地如何通过产销对接、“1+N”模式以及“互联网+农业”为农产品打开了市场。 
        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滞销难卖 
        “丰收烦恼”“增产不增收”……近年来在三农领域发生了太多这样的事情,但是记者了解到,有这样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某地出现农产品滞销,只要有影响的媒体关注,信息一旦传播出去,很快就会解决问题;二是某水果在南方滞销,不得不低价处理甚至销毁,但与此同时北方人却感叹“我们这儿怎么这么贵?” 
        对农产品滞销的现象,有人直观地下了结论——供大于求。记者在进行实地调查之后,得到了这样的答案:滞销农产品往往在经过报道之后,很快便解决了销售问题,“供大于求”只是表象,而深层次的问题是没有解决好农产品的信息传播问题。在互联网与人们生产生活日益交融的今天,“信息不对称”才是产生农产品“滞销、卖难”的根源。 
        专家指出,在互联网与人们生产生活日益交融的今天,“信息不对称”才是产生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怪圈的根源——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市场没打开,才会造成所谓的“供大于求”的假象,才会导致“一边价格奇便宜,一边想买买不到”的怪象,才会出现只要信息传播出去,很快就会化解“卖难”的现象。归根结底,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普遍较低。 
        这几年,户县的葡萄“户太八号”打出了名头,引来跟风种植,一度“市场饱和”。但西安市一些年轻人却开动脑筋,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的营销向全国各地发货,原因就在于电商的推动作用。正如专家所说,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就要实现农业信息化。近年来中央出台的多个“一号文件”多次提到农业信息化问题。但农业信息化不是口号,要有载体,最基础的载体就是互联网。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内的11项重点行动。除了“互联网+农业”外,“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便捷交通”都与农业信息化有关。行家说,酒香也得会吆喝。 
        质量先行、积极推广,让农产品走出去 
        在户县,同兴西瓜名气很大,但本地人在瓜果飘香之时却不常买得到,当地人都觉得这西瓜是“供不应求的宝贝”。“同兴西瓜的销路很广,九成以上的产量都外销了,最大的市场是在太原、重庆等地。”户县农业局总农艺师刘燕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户县农业局刚刚带着西瓜走进太原开推介会,类似这样的推介会以及时令水果主体文化节等每年都会集中全县力量办几次。 
        刘燕坦言,利用传统的销售模式解决“信息不对称”仍然是农产品营销的主要做法,这一块销售占到农副产品销售额的九成。产销对接会上除了在为客商解决采集、包装、运输等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紧紧抓住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放松,“这种品牌的葡萄、西瓜人吃着安全、放心、口味好,日子长了便有了品牌效应。” 
        “注重传统销售渠道,带着农产品走出去的同时,我们将更多目光关注到‘互联网+农业’这方面,两方面一起抓,才能为户县农产品打开更广大的市场。”刘燕说,今年户县还将与京东等电商合作,将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大平台卖到更多地区,让户县葡萄、西瓜成为全国知名农产品,走出一条农产品销售的“户县模式”。 
        政府主导,传统模式与网络营销结合 
        在农产品种植户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同时,政府也要重视信息收集和引导作用。 
        记者了解到,西安市农业部门正加大力度,采取多种渠道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组织各类、各级市场经营主体与农产品基地+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农村电商激励机制,培育发展本地农产品电商龙头企业,支持生产基地+农户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和物流渠道开展多种渠道的网络营销。 
        西安市农林委标准化处处长牛文一介绍:“我们引导生产基地和农户开展‘网上农产品直销’和‘时令农产品预定’等促销活动,推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村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在‘互联网+’时代,在农民与消费者之间建立对等的信息平台。” 
        高陵正在做出传统销售模式与互联网渠道相结合的实践。 
        高陵的净菜销售“1+N”模式现已普及,即以产地批发为主,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多种销售模式为辅的综合销售模式。这种直销模式覆盖范围和销售数量逐年增加,为西安华润万家等30家大型超市,西安工业大学等20所高校,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农产品后勤保障,日均供应农产品30吨。 
        传统“1+N”模式为高陵蔬菜拓宽了市场,增添了市场份额。据悉,当地政府正着手在高陵区农产品电商创业园园区里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产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将农产品信息变成人人可享的网络销售信息。 
        西安市农委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展网络销售是大势所趋,这有利于拓宽各类农产品经营主体的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实现节本增效。今后,我们还将加强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建设工作,积极履行协调服务职能,扎实做好相关工作,不断提升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水平,助推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

南水北调中线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目标
  记者1日从水利部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任务,调水92.陕西新闻
陕西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
  近日,记者从2022年陕西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省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完善提升农村公路近10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