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汉中市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04.01.2016  08:30
 

  今年以来,汉中市教育战线捷报频传。高考一本上线率全省第二,理工类一本上线率全省第一,北大、清华和空军招飞录取人数均创历史新高,被录取人数在全省排名仅次于西安市。

  留坝中学女子足球队代表全省参加全国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174所,公办幼儿园达到405所,一举消除了公办幼儿园入园难。

  职业教育就业率达到98.5%以上,“秦巴茶艺”、“汉中技工”、“汉家嫂”等劳务品牌享誉全国。

  群众对教育综合满意度继续提升,连续3年名列全省前两位……5年来,汉中市始终将教育事业作为社会民生事业之首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汉、人才强市战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大教育财政投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全市各类教育协调、快速、优质发展。

  以均衡为主题全面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跨越发展。5年来,汉中市对学前教育阶段的高频、集中关注,就是为了守住教育公平的起点,起点守住了,过程公平、质量公平才不会沦为空中楼阁。2011至2013年全市累计投入6.3亿元,新建公办幼儿园221所,在园幼儿增加了5万多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从“十一五”末的62.2%提高到目前的97.84%,基本解决了幼儿“入园难”的问题。2014年,又启动了第二期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到2017年全市将再新建56所公办园,公办园总数将达到405所,比“十一五”末增加300多所,公办幼儿园比例将达到50%。在学前教育发展中,汉中市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取缔、关停不达标民办园400余所,率先在全省制定幼儿园等级标准、规范行为和保教流程等40条要求、17项流程,保教质量全面提升。

  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十二五”期间,汉中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备案制度,制定印发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校园足球工作意见,扎实开展“大课间”和“五大联赛”(足球、篮球、乒乓球、幼儿体操和跳绳)进校园活动,留坝中学女子足球队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划片入学制度,实行阳光招生,32452名进城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实现了就近入学。认真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营养改善计划”覆盖892所学校、惠及25.48万名学生,占义务段学生总数的84%。普高质量持续提升。全市普通高中从37所整合到34所,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17所、省级示范高中1所,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率从83.09%提高到98.34%,提前实现了到2020年达到98%的目标。创新出台普高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办法,普高质量逐年提升,一、二本上线人数、上线率增幅和考入北大清华人数、空军招飞录取人数连续四年创出新高。2015年,全市高考一本上线率全省第二,其中理工类一本上线率全省第一。

  职业教育特色彰显。“十二五”期间,汉中市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1所国家级示范、3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3所国、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结合汉中市产业特点和产业优势,建成数控机床、机械加工等一批特色精品专业,“秦巴茶艺”成为陕西职教“五大品牌”之一,被中国就业促进会评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5%以上,“汉中技工”“汉家嫂”等品牌享誉全国。

  以改革为动力全面创新教育管理体制

  2014年初,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全市27项重点改革任务之首,由市委书记魏增军担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强力推进。确立了“规范与改革并重,有立有破,有收有放,总体着眼规范,突出重点改革”的思路,明确了推进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的4条原则:体现中省教育改革方向,注意与中省顶层设计衔接;结合汉中市教育发展实际,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回应社会、学校和教职工的关切;兼顾关联各方权益,凝聚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正能量;激发教育团队活力,对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幼儿园适度放权,激发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按照这些要求出台的《汉中市关于全面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若干规定(试行)》,对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学前教育等10个方面的改革进行了全面安排,对66项重点改革任务逐项明确了具体标准和责任部门。

  突出问题导向是汉中市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最大特色。市长王建军要求,直面教育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盘好用活现有的人力、财力和校舍资源,结合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城乡一体化进程大胆探索,多种方式解决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教育资源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基于此,汉中市在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把“群众有所盼,我们必须有所为”作为基本遵循,勇于从创新教育管理体制上攻坚克难,激发活力。

  创新学区管理模式。采取“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等方式,扩大优质资源的普惠面。在中心城区,合并生多地少的汉四中和生少地富的汉七中,有效缓解了大班额;由汉师附小联合城乡结合部新建的西关小学,组建学校发展联盟,实行管理教学“六统一”(课程资源、教学进度、校本培训、教研活动、质量监测、评价激励),快速提升了新建学校的影响力。借鉴外地大学区管理经验,城固将全县划为4个大学区,学区内学校共享优质师资,教师由“学校人”变为“学区人”。宁强、略阳、勉县以“联片教研”为抓手,整体提升片区内教学和管理水平。

  创新城区学校扩容。针对中心城区学校建设严重滞后于生源增长的实际情况,2012年汉中市启动实施中心城区学校建设三年攻坚工程,市财政每年列支3000万元用于奖补,推动老城区学校提升改造,新城区学校建设消除空白。至2014年底,累计投入16.8亿元,共新建、改建中心城区学校59所,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同时,高度重视县城和集镇学校建设,在移民搬迁安置点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122所,在县城和集镇新建寄宿制学校135所,满足了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完善保障机制实现“三个增长

  汉中市把完善保障机制和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放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位置,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强化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汉中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现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即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收入的增长比例,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十二五”期间,汉中市教育经费以两位数增长,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从2010年的12.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48亿元,有力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

  完善教育队伍保障机制。坚持教师缺编优先配备,在“三个零增长”的严格要求下,为幼儿园解决编制500余名,3年间补充教师3000多人。大力实施校长素质提升、天汉名师塑造工程,落实校长进课堂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名优教师培养。市政府每两年拿出100万元,连续6届表彰汉中名师50名,已培养名师300多名,全市形成共计2341人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汉中名师——特级教师骨干梯级队伍。同时,全面实施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及阳光师训、送教下乡、名师大篷车等活动,今年上半年交流比例达到12.4%,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流动。

  健全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机制。每年将标准化学校建设作为市政府向社会承诺的实事,强力推进,3年建设标准化学校700余所,标准化学校占比达到60%。各县区大力实施薄改项目、校安工程,近5年改造农村薄弱学校453所,消除学校土操场298个,新建、改扩建学校食堂544所,实施校安工程学校480所,总投资达20多亿元。全市学校宽带接入率和教学点数字化资源覆盖率均达到100%,“班班通”覆盖率达到74%。“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汉中市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上始终坚持严的标准、实的作风,注重凝聚合力,务求改革实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教育改革工作,制定政策措施,解决发展难题,全市上下形成了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全市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5个、省“双高双普”县6个,教育行业形象不断提升,创造了欠发达地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的典范。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