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陕西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38起

06.01.2016  09:24
 

  元旦前夕,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十二五”以来,我省已累计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38起,避免人员伤亡8201人,避免经济损失1.61亿元。 

  据了解,陕西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263万处,直接威胁57.059万人、受威胁财产价值134亿元。“十二五”以来,面对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我省深入查,全面防,重点治,通过提高预防、监测能力,实施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等举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目前,我省已先后完成全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和77个县(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通过地质灾害调查和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等多种形式,掌握了全省境内地质灾害隐患的基本状况,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同时,建成了省级和西安、榆林、商洛地质灾害远程视频会商系统,建立了汉中、安康、商洛等6市及45个县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科技水平的提高,提升了我省对重要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点的防控能力。 

  群测群防体系的不断加强,提升了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能力。“十二五”以来,我省完成了98个县(区)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全面覆盖了山地丘陵重点县(区),并开展完成26个县(区)地质灾害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全省1.263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建立了省、市、县、镇、村五级防治领导小组,全部明确了村级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做到隐患点有人管,有疏散。 

  此外,“十二五”期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资金,对272处危重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工程治理,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减轻了近9万人受地质灾害的威胁。我省实施的陕南避灾移民搬迁,“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扶贫移民搬迁”和“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等,也消除了地质灾害对当地居民的威胁。(记者:乔佳妮)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