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食神”秀汤水心得

28.05.2015  14:10

  粤人无汤不上席,无汤不成宴。广东人喝汤历史由来已久,如同山西人喝醋,兰州人吃牛肉面一样,早已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标识。有亚洲食神雅称的梁文韬先生深谙中华美食文化,尤其是广东饮食文化。对于广东饮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汤,韬哥又有何见解呢?我们特别专访梁文韬先生,请其分享靓汤心得一二。

  文/记者曾繁莹 图/记者王维宣

  广东汤精髓

  随季节而变,因人体而化

  何谓靓汤?不过一碗汤水,一眼见底。看着平淡无奇,喝入口却味道千变万化。就这么小小一碗,内里却藏着万般学问。韬哥以为,根本不能三言两语概括之。广东汤文化可说是博大精深。“”在于它的变化。

  广东气候水土多热多湿,生活在此的人们根据季节变化和自身身体情况,用药材搭配肉类和菜干等进行煲汤炖汤,以达到食疗效果。“季节变化,喝的汤也不同。四季各有相对应的汤水。”韬哥告诉广州日报记者,笼统来说,春天湿气重,汤水以祛湿功效为主,薏米等成为春天汤的常用食材;夏天要祛暑,暑中又带湿,此时拿天门冬和粟米须等来煲猪小肚最好;到了秋天,人体燥热,自然汤水要滋阴润燥;一入冬,强身健体、补充身体热量,“大补”成为汤水宗旨,此时大补类的食材药材可以适当使用。当然,还得因应每个人的体质差异来选择食材。 “天气炎热时,汤以清为宜,比如一斤汤里头,放入35%的食材已经足够鲜甜,味道充分。天冻时,汤可以浓些。炖海参汤和花胶汤一类都比较应景。

  健康饮汤有两招

  健康吃喝是现今饮食文化的主流路线。作为现任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韬哥同样支持健康饮食,即便喝汤也要健康地喝。“健康喝汤”有两点,一是煲或炖时控制时间火候,在烹调时做到健康;二是喝汤要有节制,适量而行。

  广东汤里的“老火汤”一直备受争议。韬哥说,煲汤时间过久,长达数个钟头,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动物肉比如猪肉牛羊肉等营养会遭受破坏,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经不起长时间加热。肉类释放出肌肽、嘌呤碱和氨基酸等物质,这些总称为“含氮浸出物”。含氮浸出物越多,包括“嘌呤”等就越多,大量嘌呤容易给身体带来伤害。一般情况下,汤煲一个多小时即可。煮鱼汤只要煮到呈现白色汁液即可,煮太久鱼肉会变老,营养没了,也会影响口感,若是再加入人参等滋补药材,熬得太久营养也会跟着消散。

  适量,是养生之道,喝汤也该如此。韬哥建议,一人每次喝250ml汤较适宜。“不可超过500ml。有的酒楼一盅汤容量750ml,更甚者达到1000ml。一次性喝汤过多,对肠胃造成负担,也影响后来的食欲。

  靓汤需请好水来“助阵

  汤水,汤水,水乃至关重要。不同的水煲炖出的汤,品质天上地下。

  韬哥告诉广州日报记者,煲汤炖汤用的水绝不能有杂质异味。“用自来水煲汤容易影响汤的味道,尤其是嘴巴刁钻的人更是一喝就知道。”用来煲汤自然越清冽越好,好比品茶用好水一般,品汤也少不得好水。矿泉水、山泉水和纯净水等都是家庭常用的煲汤炖汤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