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心系地方发展 服务社会八方

24.06.2015  23:04
            心系地方发展,服务社会八方,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始终将服务社会作为重要责任和使命,不断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创新社会服务机制,在科技成果转化、扶贫对口援建、社会教育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效。
全面加强校企合作 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               近年来,该校与省内、外大型企业的合作再上新台阶,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进一步提升了产学研合作的创新能力以及服务水平和质量。             该校先后与宝光集团、陕西煤化、陕鼓集团、中国西电集团等陕西省内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实质性合作。与西电集团、秦川集团共建研发大楼和研发中心,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签约“煤的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工程化方案研究”大型工程化项目等。2006年至今,学校与陕西地方企业共签订合同近千项,合同金额近4亿元,带动陕西生产总值近70亿元,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产学研先进集体”。

2015年6月10日,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率团深入推动校地合作,这是自2014年10月学校与陕西省12市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校领导第六次率团赴各市区推动实质性合作
              同时,充分利用交大人才优势、科技优势、信息优势、设备优势,直接为企业开发产销对路的高新技术产品,相继与沈鼓集团、长虹集团、德力西集团、美的集团、中兴通讯、华为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签订实质性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西安交大——东汽研究院、沈鼓——西安交大研究院、平高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装备技术研究院等校企合作平台。             该校深圳研究院、青岛发展研究院、苏州研究院、广东顺德研究院、浙江研究院的成立与建设发展,使学校与外省地方政府的合作向纵深推进。广东研究院独立或与企业共同承担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的科研任务21项,为超过200家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累计经费总额近3000万;苏州研究院建立科研平台21个,于2013年推动苏州纳米学院进入了国家“2011计划”苏州纳米协同创新中心。
对口支援屡结硕果 社会扶贫成效好               援疆工作15年来,该校以“加强内涵建设,使新疆大学的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实现全面提升”为目标,按照教育部对口支援高校工作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对口支援新疆大学工作任务,踏实开展各项对口支援工作,并在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高层次人才输入、选派优秀教师挂职、强化师资与干部培养等措施,有力地提升了新疆大学人才队伍水平和师资力量。2012年,该校蒋耀林教授成为新疆地区和新疆大学首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新疆大学实现院士“零”的突破提供重要支持。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实施热动专业本科生联合培养、筹划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联合培养、坚持开展两校暑期联合社会实践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为新疆建设发展输送高质量急需专业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在学科建设方面,该校机械学院、管理学院均加强了与对口学院的合作力度,注重体系建设指导,加强学科交流,有效地提升了新疆大学机械学院、经管学院的综合实力和科研水平。在教材建设方面持续推进,体现民族特色,并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学校资助建设的少数民族特色系列教材中的《基础化学教程》成功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实现了少数民族特色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突破。             该校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两联一包”工作部署,踊跃牵头在省级贫困县全面展开“两联一包”扶贫工作。2006-2011年,完成对蓝田县的包扶工作。六年来,该校扶贫团在蓝田投资(包括物资)共计近170万元,引资近20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活面貌。             2012年,该校作为牵头单位,在平利县承担起新一轮“两联一包”扶贫工作。两年来,该校直接投入资金累计达400多万元,开展各类培训200余人次。学校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机制,通过挂职、驻村工作,推进精准扶贫,建立驻村联系人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始终坚持“智力帮扶”工作思路,发挥学校在医疗、教育教学、管理、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整合全校资源做好帮扶工作。例如,该校三所附属医院通过开展义诊活动、推进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举办学术讲座、捐赠大型诊疗设备、培训医务人员等活动推进帮扶工作,使扶贫工作更加实际、有效。

            2012年,该校还承担了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定点扶贫工作,通过开展扶贫干部培训、教师培训、智力帮扶、教育挂钩帮扶、文化交流、卫生医疗帮扶等“开发式”扶贫方式,在改善当地基础建设条件的基础上,促进当地经济自生长能力,开辟社会扶贫工作新领域。2006年,该校获教育部“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荣获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10周年典型经验集体”称号;2012年,获“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依托优势办学资源 大力服务社会教育进步               该校始终以“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发展教育,服务社会”为指导思想,积极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在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工作中,该校优先考虑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农村、艰苦行业及特殊群体的受教育状况,充分体现大学的社会责任。目前,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自建自用校外学习中心达55个,涉及西部及边远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有33个占60%;依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校外学习中心106个,位于西部有38个占35.85%;成人教育现有校外教学站点49家,其中全省内有24家。             在非学历培训中,该校不断加强职教师资基地建设和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自2011年正式启动全省公务员网络培训教育工作以来,全省11个地市(区)全部参加培训,参训单位超过5000个,注册学员超过11万人,必修课选课超过30万人次,培训惠及省政府直属单位及县乡基层公务员。作为省教育厅职教师资培训基地,2007年至2014年,学校累计培训中职骨干教师1793名,其中培训国家级骨干教师876名,培训省级骨干教师917名。             同时,该校大力发展开放教育,向社会输送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研制的“天地网远程教育系统SkyClass”成功应用于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远程教育,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和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等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下一代e-Learning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22项,并在奥鹏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1400多个学习中心、多所高校网络教育及广州、新疆、贵州、陕西等地得到实际应用,受益师生超过80余万人。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