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镜子里的对立观点

01.04.2015  15:10

  陈可辛还是令人佩服的。他有话要说,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即使依旧算计清楚商业元素与煽情手法,但“亲爱的”比起一大票参差不齐、大而无当的卖座巨片,素质上仍明显有着天差地别的优势。

  故事从一桩孩童拐卖案件说起,郝蕾、黄渤分饰这对离婚父母。他们不轻言放弃地寻找儿子,终于有天在农村里找着了,发现儿子认了别人做妈妈。当他们把孩子接回家重新开始培养亲情之际,电影也带入了这个所谓“拐卖犯妻子”的人生,其实她同样对孩子付出真爱。

  我特别喜欢故事刻意拆成两半的观点呈现。虽然时序是连贯的,但一前一后的分野,最重要是观点的转换。两半的母题都是“寻找”,而且都是父母找孩子,只不过一组是生育的、一组是养育的;而一组是被害者,另一组是加害者。特别是看似加害者的那一方,事情的真相并不单纯,剥开外皮,里头同样伤痕累累,我们仿佛先后看见了镜子里反射的对立观点。

  这一点让“亲爱的”并非只沦为改编实事、赚人热泪如此简单,它指引着我们凡事别老先指着别人的鼻子开骂,或者该试着从反方角度看事情,学会真正的宽容。

  影片尾声当黄渤遇见赵薇跑到家附近偷看儿子的戏,三言两语,加上编剧轻巧埋下的伏笔,任谁也会软化了那份水火不容,这才是陈可辛真正想表达的思维。也因为叙事观点上的“翻转”设计,让赵薇饰演的李红琴即使后半才现身,照样能迅速成为观众投射焦点;尤其加上她操着方言口音、举止姿态简直认不出来的表演,几乎是演技示范。

  陈可辛再度借“亲爱的”展现最擅长的通俗剧功力,只是这样的题材,非得选用写实到近乎纪录片的手法操作,还是亦可以缜密编织所有牵动观众的戏剧元素呢?我一向认为没有定论,所谓的煽情与节制之间,有时不过是观者的个人品味所致。唯一值得诟病的是电影最后上字幕时所剪辑的真人/演员探访画面,当大家已被电影所形塑的一切而感动之际,这实在画蛇添足,减损了片末应有的余韵缭绕。(摘编自台湾联合报 作者:涂翔文 ,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