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系统10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名单

06.01.2016  06:55
 

  近日,中组部印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名单的通知》,公布了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名单,陕西教育系统10人入选。

  西安交通大学屈治国、雷亚国、沈少华,西北工业大学李恒、梅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杜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晓杰入选自然科学类“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名单;西安交通大学周忠良,陕西师范大学李化成,西北工业大学贾明入选哲学社科、文艺类“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名单。

  周忠良,1981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2011年在哈佛大学联合培养,201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2011年9月入职西安交通大学公管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入职以来担任《社会医学》《卫生管理专题》《组织行为学》《卫生经济学》《医学社会学》《专业基础知识》《应用统计学》《高级卫生管理与政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等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SCI/SSCI收录11篇;以第一完成人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等颁发的科研奖3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经济理论与政策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青年科学技术协会理事等;担任8个SCI/SSCI收录国际期刊的审稿专家。

  近5年(2010-2015)内,主持科研项目28项,其中包括纵向课题14项,以及中海油、中广核、青岛海尔、志高空调等大型企业课题14项。主持纵向课题包括: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合作主持)、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基础研究子课题3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专项基金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1项、省部级纵向项目4项。目前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包括SCI英文国际期刊论文80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9篇,国际会议论文34篇,申请发明专利23项,授权8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篇,出版英文专著1章节。

  雷亚国,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和200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担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IJMSE等国际期刊编委、20多种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同行评审专家、教育部专家信息库专家。

  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德国洪堡基金项目“行星轮系动力学建模与故障智能预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低速重载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的理论与技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机械故障诊断”、以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参加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973课题、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等多项。

  参编英文专著1部、研究生教材2本。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收录的论文20余篇;SCI论文发表在本研究领域国际权威或知名期刊上,得到了来自美洲、欧洲、澳洲、亚洲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SCI他引总次数为200多次。曾获中国科学院青联“青年科学之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德国洪堡学者、首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沈少华,男,1982年生,西安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5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08-2009年和2011-2012年,分别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访问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太阳能化学转化、光电催化及纳米功能结构材料设计等。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SCI他引3000余次,个人引文指数H为21;在ACS、MRS、SPIE等国际重要会议作邀请报告3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担任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基金海外评议专家。

  王晓杰,2009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小麦与条锈菌互作机理研究,2014年被直聘为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及国家“973”计划子课题、“863”计划子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2011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3年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标兵,2014年获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杜兰,女,1980年出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中组部第二届“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国际无线电联盟(URSI)“青年科学家”称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三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西安市第四届“青年科技人才奖”。兼任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陕西省电子学会理事、“雷达学报”编委,近年来应邀在多个国际国内会议中担任分会主席等职务。从2002年起从事雷达目标识别领域的研究工作。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在美国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做博士后访问研究,主攻贝叶斯机器学习理论。主持完成和在研1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口863、总装国防预研、国防预研基金等,多个项目在评审中获得“优秀”。窄带目标分类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多部型号雷达。创新性成果以第二发明人获得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国内外期刊、知名国际会议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SCI他引100余次,获得国家/国防专利授权20余项。

  李化成,山东惠民人,1979年9月出生。2003-200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7月到陕西师范大学工作,期间曾在武汉大学历史学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于2010-201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进行访问研究工作。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世界中世纪史、近代史理事会理事,陕西省第十、十一届青联委员,雁塔区政协委员。

  李化成主要从事西方医学社会史的研究。医学社会史是当前国内外史学界方兴未艾的一个研究领域。他志在建立中国西方医学社会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已经完成了若干重要论断,并得到了学术界的初步认可。同时,他还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展开了细致的个案研究工作。这些成果刊登在了《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并两次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这些研究还陆续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一等资助)和陕西师范大学多项科研项目的资助。2013年,他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