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杜锡莹:当好农业“代言人”

25.01.2018  11:25

  “这次我带了三个建议,都关乎农业农村发展。其中为农产品贮藏、加工企业落实优惠用电政策的建议,我在两年前就提过,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我要继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推动这项工作进一步落实持续发声。”西安市李杏研究所所长杜锡莹已连续三届当选省人大代表。他说,他来自农村,要为农业当好“代言人”,为行业发展提建议。

  “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加工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销售和产出效益的提高。支持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有力地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农业产业效益低的问题。”1月24日上午,正忙着完善建议的杜锡莹代表在住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产品卖难”问题让他十分忧心。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要降低农产品贮藏加工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用电收费标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秦岭山下,甘峪河畔,杜锡莹的300亩试验、示范果园和苗圃牵动着这位“老农”的心,也见证着这位“老代表”的执着。身在农村、心系农村的杜锡莹数十年如一日扎根田间地头,从事果树苗木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推广。碰见乡党找他反映问题时,他从不推托,总是耐心倾听、真情帮助。他说,这是社会调研的一部分,当一天代表,就要尽一天心。“代表身份给了我发言的机会,让我能参与到政策的制定、社会事务的管理当中。我要珍惜机会,为农业农村鼓与呼。”调研中,杜锡莹了解到,农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项目需要职称证明,农村的农民技术员对外提供劳务服务需要职称证明,但现实中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申报职称难、身份认证难的问题。他建议,要以能力和业绩为衡量标准,为农业农村技术人员申报相应职称、进行资格认证,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杜锡莹说,他见证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法治社会的进步,将不断探索代表履职新途径,发挥自身力量,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尽心竭力。 (记者耿薇)

编辑: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