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下的别样人生——记高陵县民间剪纸艺人胡晓莉

26.12.2014  19:17
2 - 古汉台
来源: i2.tobei.cn

11月21日至23日,2014第二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澳门威尼斯人酒店金光会展中心盛大举行,来自高陵县胡晓莉的剪纸作品《威尼斯人》以新颖的设计理念、高超的剪纸技法赢得评委一致青睐,荣获金奖。

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是澳门迄今为止最大规模、唯一的国际性旅游专业展,澳门十大国际品牌展会之一,也是当地一年一度最大的旅游盛事之一。本 届博览会主题为“精彩世界·智能旅游”,创新运用O2O(onlinetooffline)线上线下多元互动模式,从民俗文化、书法绘画、电子商务、农业 科技 等十余领域全方位展示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元素,吸引美、意、日、韩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局(机构)及逾百家旅游企业踊跃参与。

除《威尼斯人》获金奖外,胡晓莉还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曾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第二任行政长官)何厚铧,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崔世安,全 国政协委员、澳门万国控股集团主席刘雅煌,以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副主任王玉琴现场制作剪纸肖像,引得参会人员阵阵惊叹。

胡晓莉何许人也?走进高陵大街小巷无人不晓。也许有人会问一张纸能干什么?能写字,能画画,或者说把它揉成一团后精准地投入垃圾桶?但是,令我们都想不到的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胡晓莉手里竟变成了宝贝,在她的剪刀下却能剪出不一样的精彩。

胡晓莉,高陵县城关小学退休教师。说起她的剪纸艺术,得益于母亲的熏陶,自幼就喜欢给邻里剪窗花、剪喜字。参加工作后,又教授的是美术课,更有了充 裕的时间学习剪纸。不经意间,参加了1997年505集团主题挂历剪纸,竟获得了嘉奖,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日日练习临、重、画等传统剪法,纵览资料遍访群 贤,系统学习美术、针织、服装设计,为创作注入多重新鲜元素。虽初学但很快木秀于林。省、市报刊投稿必登,且连获大奖。作品《新女性系列》获全国剪纸大赛 金奖。2003年中国剪纸艺术节上,作品《八凤朝阳》喜捧银奖,被《中国剪纸选集》收藏,其本人同获全国中青年剪纸优秀人才“中国剪纸德艺双馨”奖。

翻开16开的《胡晓莉剪纸作品集》,其创作特点跃然纸上。作品题材宽泛,创意独特,刀工浑然,简约而不失细腻,逼真而富有情趣;创作手法具有明显前 后期特征,眼下更多重在突破传统。她用阴阳线的妥当安排和黑白关系的巧妙搭配,根植乡土情融于画,给人以极美的视觉冲击和意境享受。她的“虫草花鸟”生动 活泼,渗透着北方民众的豪放审美风格;“人物画廊”被誉为 陕西 剪纸“活化石”;而“时代风韵(创意剪纸)”则紧扣时代脉搏,尤其大幅剪纸《神龙腾渊》,不仅画面展现出当代女性的清丽姿容仪态,更透出东方女性的万千风情神韵,彰显出她灵秀、雅致的技艺才情。

退休以后,胡晓莉进入了喷井式创作阶段。3000多幅精选佳作,全国剪纸学会特聘研究员,陕西省剪纸艺术委员会委员,西安美 院聘任的工艺美术教师,陕西省优秀辅导员,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县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协会理事,已57岁的胡晓莉早已看淡所有的荣誉和光环。潜心钻研,获全国 第三届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的《剪纸教学渗透素质教学方法浅析》论文,意为同业交流、艺术传承。她胸襟宽阔不止步“一枝独秀”。采取几何图形过渡到剪纸 “圆、尖、方、缺”的“诱发式”教学方法,广泛激发学生热情旨在培养传承者;课外成立剪纸艺术兴趣小组,大胆运用三维甚至四维等超现实意像,丰富剪纸创作 技法;百忙中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授课,传道授业,大家风范。

她以自身魅力,不断拓展剪纸艺术空间,致力高陵剪纸普及,带徒学艺,创建传习平台,以实业支持传承构想并使之后继有人,胡晓莉没有使自己这一梦寐思 服的愿想沦为空谈。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下,创立了陕西锦苑工艺美术有限公司、“陕西艺源残疾人手工艺培训中心——高陵县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开办了 残疾人手工艺技能培训班。该班以剪纸、编织、高陵扎花为主打项目,通过手工艺品的商业化以及开展义卖活动,将为高陵600余名受训结业的残疾人朋友解决生 计问题。在今年开办的十二期、十种艺术门类的培训中,招聘近百残疾人到陕西锦苑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就职。其余残疾人优秀作品锦苑公司全部收购推销。其中一些 出类拔萃的学员已在社会上争得了一定地位,刘雪霞已被我省第五届残疾人手工艺刺绣组聘为评委,高和晓在延安创办了自己的剪纸艺术馆,个人还办有公司,并被 评定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单位。

办残疾人培训班与办其他班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学员都有特殊的缺陷和特殊的心理活动,聋哑、残缺,内心孤独而又特别需要尊重。对于这些等待陶冶,将要 获得生活本领的学子来说,胡晓莉深深的体会到,首先应投入的是感情,培训应以关爱为前提。她搀扶学员走路,对口型给教说话,千百次的示范一个操刀持剪的动 作,绝不能有语言上冰冷和行为上的冷漠,以免伤害了他们本该痊愈的心。为满足高陵残疾人朋友艺术门类需求,专程从宝鸡请来刺绣工艺师传授技艺。还有从甘肃 等特意慕名赶来参加培训的学员,家庭本来困难,路途花费已殆尽,她就邀他们到自己家做客。个人投资材料、资料及教师补贴费用三十余万元,教师的感情投入, 经济的付出,换来的是学员的刻苦上进,是培训预期效应的圆满实现。

我只是高陵县文化大发展浪潮中一分子,正是有了全县文化的繁荣,才能让剪纸艺术得以发扬和传承。”谈起剪纸的成就,胡晓莉总是轻描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