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危机中抢抓科技创新的机遇

26.07.2020  14:53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挑战中抢抓和创造机遇”。危机中的新机遇体现在很多方面,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发现并抓住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

   催生对科技创新的巨大需求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科技的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彰显,科技工作者跨领域组织科研团队,在疫苗研发、检测试剂等方面夜以继日研发攻关,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进行疫情趋势判断、疫情精准防控、疫情风险管理、人员物资管控等方面表现突出,为科学防疫防控提供了有效手段。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重大成果,但防疫防控的任务还没有结束。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宿主、传播途径、致病机理等重大问题还没有弄清楚,需要向科学要答案。另一方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精准防疫防控需要科技助力。与此同时,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短板,比如高端医疗装备缺乏、医疗基础设施薄弱、关键核心技术不强等,这些都急需加强科技创新。压力亦是动力。这次重大疫情必将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发展。

  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对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迫切需求带动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则增长13.2%,智能手表、3D打印设备同比分别增长125.3%、87.7%。可见,危机中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已经表现出巨大潜能和优势,其蕴含的新动能正在逐渐释放。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时期,上一轮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已近尾声,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互联网+、分享经济、3D打印、数字经济等新理念、新业态快速成长,其中蕴含巨大商机,正在创造巨大需求,将带动大量新的投资热点和就业岗位,为经济发展催生新的动能。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给世界各国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也将带来更加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世界经济复苏发展需要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动能助力。由此,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步伐必将加快。国际竞争历来是时间和速度的赛跑,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的基础上。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它的快速成长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

   促进传统产业与科技创新加速融合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我国传统产业存在协同性不强、产业链附加值低、部分产业粗放发展模式等问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不得不加速前行。疫情对传统产业影响较大,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很大冲击,复工复产之路比较艰难,而对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影响相对较小,比如一些智能化的工厂能够快速实现复工复产,较快地恢复了产能和生产效率;一些完成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服务业逆势发展,通过线上咨询、线上教育、线上娱乐、远程办公等,实现了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这对还未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带来了重要的示范效应,提升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此同时,面对疫情下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以及产业中越来越激烈的优胜劣汰,也增强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由此来看,危机将倒逼传统产业的主动变革,有望加快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韧性和现代化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提供契机。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载体。新基建之“”在于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信息基础设施;二是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而成的融合基础设施;三是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创新基础设施。从内容来看,新基建涵盖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成为党中央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陕西考察时都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被明确列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短期来看,新基建蕴含着巨大的投资规模,有利于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拉动经济增长、稳定就业。长期来看,这一战略部署的有效实施也将带动巨大的消费需求,改善民生福利,助力形成新的增长引擎,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发挥基础性作用。

  总的来说,危机中科技创新的“新机”已经出现。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及时确立发展战略,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大力提高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从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为圆满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 石悦琳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经济形势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同比下降6.西安网
近期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方案来了
  8月1日,省卫健委转发了国家疾控局相关消息,西安网
今年上半年PM2.5浓度上升6.2% 生态环境部解析原因
  中新网7月27日电国新办27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同比出现了反弹,PM2.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