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加大财政投入助推“双高双普”实施工作

30.07.2015  23:40
            陈仓区2011年启动实施“双高双普”达标行动以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发展教育事业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面落实政府办学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助推“双高双普”实施工作。             ——保障经费投入。 该区政府根据中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积极筹措资金,通过新增财力、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及城市教育费附加等渠道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健全以政府拨款为主的投入体制,各项专项资金、政府基金、配套资金能按预算要求落实到位。             2013年、2014年,该区财政对教育拨款做到了“三个增长”:一是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预算内教育拨款2013年为55590万元,2014年为55880万元,2014年较上年增长0.5%。二是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幅较大,2013年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为15373.6万元,生均7290.4元,初中为13251万元,生均10272元;2014年小学为16687.7万元,生均7677.8元,初中为15146.3万元,生均10340.7元。三是生均公用经费得以保障,每学年每生小学为1000元,初中1200元,高中800元。2014年共落实拨付义务教育学校“两免一补”及免除学杂费补助资金5356.8万元;拨付普通高中公用经费补助资金409.25万元;下拨学前教育公用经费和学前一年生均经费补助资金377.38万元;按700元/生·学年标准,落实免除西部山区普通高中学生学费政策,全年补助免学费资金45.01万元。             近3年中、省、市拨付的各项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规范;教育经费管理使用规范。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61%用于教育,其中44%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弥补公用经费不足。能按照国家规定的城市“三税”总额的3%足额征收地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能拨付相关学校。2013年地方教育费附加拨付相关学校1793万元,2014年地方教育费附加拨付相关学校744万元,全部用于校舍维修和设备添置,用于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园文化、绿化硬化、添置设施设备等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该区先后筹集3700万元,建成了西山53所寄宿制学校,西部山区教育基础设施得到彻底改善。利用地震灾后重建资金5.9亿元,完成了陈仓高中、职教中心、千渭初中、慕仪初中等 55所学校校舍建设,对 99所学校校舍维修加固。2013年共完成各类建设项目76个,完成建筑面积21771平方米,完成投资4501万元。其中投资800万元的室内全民健身项目和青少年艺术培训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投资3926万元新建的亚行贷款陈仓小学建设项目,于2015年春季学期投用,顺利完成陈仓初中整体搬迁工作。12所镇街中心幼儿园项目顺利实施,其中慕仪镇、贾村镇、县功镇等10所中心幼儿园项目已于2013年9月1日建成投用。周原镇、千渭街道办等2所中心幼儿园也于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争取中省项目7类(校安工程、生活设施改造、寄宿制建设、食堂建设、体育场地改造、普通高中建设、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项目)86个,共投入资金8447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和资金投入,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全区基础教育、幼儿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设施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设立专项经费。 该区财政设立“教育创强”专项经费。该区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的教育专项资金,取消学校事业性非税收入财政调控政策,集中解决学校现代化教育设备、操场、功能部室、供热等配套设施建设,全力加快各类学校硬件设施水平提升。继4月份下拨400万元“双高双普”专项资金后,6月份又挤出4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危漏校舍改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陈仓区财政的投入,为全区教育事业稳步、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更好地促进了该区“双高双普”工作。(文/刘东平)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