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教体局创新管理拉动教育改革发展新引擎

23.03.2015  23:01
            近年来,陈仓区教体局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与时俱进,积极响应时代要求和群众关切,推动区域教育在内涵式发展道路上取得显著成效,提升社会满意率。
校财局管:创出一条教育资金管理新路子               近年来,随着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全面确立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幅度增加。经过广泛调研,陈仓区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了中小学财务管理“校财局管”工作,即在该区教体局成立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心,在保障学校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收支审批权不变的原则下,所有学校财务账目全部移交到财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核算。这一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将财务监督“关口前移”,真正实现了对中小学财务收支“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同时,学校成立的民主理财小组与“财务管理三审三签”制度有机结合,形成“统一开户、集中监管、分校核算、代理记账”的“校财局管”管理模式。             截至目前,陈仓区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心共纳管学校及直属单位137个,年均监管资金流量达3.15亿元。自2011年9月财务管理中心成立以来,中心先后制定、完善各类财务管理制度4类12个,累计杜绝和纠正不合理开支172笔,节约教育经费230多万元,有效规范了收支管理行为,降低了学校运行成本,突破了以往分散监督的局限性,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先后吸引了西宁、陇县等省内外兄弟市县前来交流学习,已成为市、区两级预防和惩治腐败制度建设的样板范例。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陈仓区教育财务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校财局管”的实施,从源头上、制度上规范了学校的会计工作秩序,优化了收支结构,保证了资金的合理使用,对改善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团队式支教:为农村薄弱学校带来先进教学方法               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学校特别是西部山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陈仓区创新形式和机制扎实开展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交流工作。为使这项工作能真正发挥积极助推作用,该区改变其他地区“撒胡椒面”式地将下派校长和教师随机安排到薄弱学校的做法,创新交流工作模式,将校长和教师的交流与学校对口帮扶相结合,实行集中定向交流。具体做法是:由一所或几所城区学校选派优秀校长和教师到西部山区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把城区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成熟的管理经验带到山区学校,实现城乡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此同时,让接受支教的山区学校“上派”同等数量的校长和教师“走出去”,到对口支教的城区学校任职任教,把城区学校科学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模式“请进来”,从办学理念、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和管理实践等多个层面全方位提升山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和加速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几年来,该区共安排交流校长和教师近400名,参与结对帮扶学校57所,占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总数的50%。该区探索总结出的“团队式支教,对口式交流”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交流工作新做法,使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全市乃至全省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先后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并在全市予以推广。
乡村少年宫:为农村留守儿童打造幸福乐园               近年来,陈仓区按照“统筹城乡、均衡资源、联建共享”的思路,以青少年活动中心为龙头,依托乡镇中心校,通过大力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开展各类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主动占领学生思想阵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全面提升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管服务水平。             该区把乡村少年宫建设当作为农村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采取争取上级资金项目、以奖代补、社会捐助等多元化投资办法,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起15个城乡少年宫,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所有镇街少年宫的 “全覆盖”,其中投资112万元的东关街道办太公庙小学少年宫现已建成全省优秀少年宫。             为了规范少年宫的管理,该区制定了星级动态管理办法,按照各项星级指标,坚持每年对全区少年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估,对先进单位及时升档晋级,对工作起色不大、活动开展不经常的进行降级减星,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奖励、项目扶持等相挂钩,极大地调动起了各少年宫的工作积极性。             为充分发挥少年宫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示范引领作用,该区坚持“贴近学生、关注成长、活动育人”的工作理念,立足公益性,着眼规范化,切实加强对各少年宫的业务指导。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创新思路,在全区精心遴选56名师德高尚、素质全面、热爱校外教育且有一定专长的优秀教师组成少年宫辅导教师团队,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采取“走课”“送教下乡”等形式,对各少年宫各项培训活动进行专业辅导,确保了活动开展质量。在此基础上,该区还积极拓宽渠道,挖掘社会资源,打造特色项目,聘请“五老”人员、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和各专业协会会员等担任志愿辅导员,推动各乡村少年宫形成了“一宫一品”的特色化发展新格局。             完善的设施、规范的管理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广大少年儿童快乐成长、全面发展搭建了广阔舞台,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孩子有了追梦、圆梦的机会,乡村少年宫也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成长的“幸福乐园”和成才的“梦工厂”。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破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难题
              陈仓区立足于区域内城镇、川塬、山区并存,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综合发展差异系数较大的区情实际,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大学区”改革和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成功经验,按照“积极稳妥、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以质为本、优质均衡”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两大核心主题,结合全区教育发展水平和学校分布状况,将113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划分为18个大学区,积极从共同目标制定、活动方案设计、质量评估检测、协调机制建立等方面着手,努力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育教学、教学研究、教师交流和资源共享等几个关键方面着力突破,创新发展。为确保这一改革举措顺利推进,区教体局任命了学区长,明确了学区长职责,建立了学区长例会制度,并把“两节两会一教研一平台”(即科技节、艺术节;田径运动会、球类运动会;课改研究和信息化平台)作为“大学区”改革的一大突破口,全力推动教育内涵发展。             通过组建大学区,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大学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置和共享,中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区域教育迈上了优质均衡发展的快车道。             此外,该区还出台并落实了为西部山区普通高中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和为在西山任教的教师上浮基本工资10%等政策,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落到了实处,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教育幸福指数。(文/张小兵)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