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法院:为司法审判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16.10.2014  12:16
        陕西法院网讯    近年来,宝鸡市陈仓区法院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目标任务,坚持“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以高起点、严标准、大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以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成效促进了法院工作大发展,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和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模范法院等殊荣,为司法审判事业腾飞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敢于先行先试,坚持以先进的理念引领信息化建设

        陈仓区法院党组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把该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工作规划,着力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院领导定期了解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深入现场检查工程质量、解决具体问题,保证了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多项工作率先走在了全省、全市法院前列。

        率先加强互联网络建设。该院早在2008年就建设开通了国际互联网站“陈仓法院网”,成立了网站编辑委员会,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通讯员队伍,通过加强管理、健全制度、落实责任、规范运行,切实强化对各庭室供稿数量、质量和网站编辑的管理考核,网络信息宣传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率先强化官方微博应用。从去年11月12日正式开通官方微博后,及时发布法院工作动态、积极回应网络民意,并对5起案件进行了庭审直播,构建了微博直播庭审工作的常态化机制,进一步促进了司法公开民主。今年8月6日,该院在全省法院率先启动了“带着微博去执行”活动,首期对5次执行工作开展现场微博直播,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增强了执行工作透明度,规范了执行行为,提升了司法公信。

        率先推进办公办案自动化。该院在办公自动化方面起步较早,于2008年建成了法院系统内部局域网,推广使用网上办公软件,实行办公和办案均通过网上流转、审批、办理。2012年在全市法院率先试行远程电子签章系统,切实解决了基层法庭“盖章难”的问题,方便了群众诉讼。今年以来,该院按照省高院提出的“三级法院网络规划”,在按标准采购服务器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原局域网的升级改造,并与省、市法院局域网络实现联网,正式启用了新一代办公办案自动化系统,并在审判、执行和其他各项工作中全面应用,网上办公办案进入了良好的常态化运转。

        率先开通移动信息终端。该院积极与电信公司联系沟通,开通了《陕西政法网》移动信息平台(智能云手机版),全院干警通过手机客户端可以实时浏览“陕西政法网”上的各类信息,学习和下载网站中的学习材料,充分适应了新媒体时代网络宣传工作需要。

                                                                          实施重点突破,坚持用典型的力量推动信息化建设

        天下大事、难事必先作于细和易。人民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与审判、执行和其他各项工作都有紧密联系,涉及面广,如果要事事都抓、全面铺开,那么无论是在财力、物力还是人力方面都是不现实的。陈仓法院党组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坚持通盘考虑、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先后开发了办公办案自动化系统,建成了科技法庭、数字化审委会和立案信访大厅、执行指挥中心等一系列重点项目,以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了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建成了执行指挥中心。于2013年11月中旬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成的执行指挥中心突出了“智能化”特点和优势,集中央控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多屏显示系统、数字音频扩音系统、音视频录制系统为一体,通过指挥中心和数字化流动审判车互联互通,实现了巡回审判、远程执行、执法取证、囚车押解的实时视频监控和警车定位,既提高了审判执行工作效率,更规范了执法办案活动;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可与公安、银行、国土、房管、工商、税务以及社保等相关行政部门实现资源共享,实时查询和交流执法工作信息,构建更加有效的良性互动机制。广大群众还可以通过流动审判车与指挥中心就案件审判、信访诉求、建议意见等进行实时交流,及时表达诉求,进一步畅通了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

        改建了立案信访大厅。于2013年10月底改建完成并投入使用。改建后的立案信访大厅位于审判综合大楼一层大厅,总面积400余平方米,采用“柜台式”和“窗口式”的办公模式,在核心功能布局上,细分为立案审查、立案调解、诉讼引导、法律救助、判后答疑、查询咨询、执行服务、诉讼担保、投诉举报、信访接待等10个服务窗口,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立案信访大厅设置安装了案件信息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当事人能够自助查询案件所在庭室、经办法官、办案进度等信息,促进了司法公开。

        建成了科技法庭。针对案件数量大幅增加,科技法庭利用频率也相应提高的情况,该院先后建成了3个科技法庭,其中院机关2个、天王法庭1个。相对于传统的庭审模式,科技法庭利用现代高科技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以及通信与自动化技术,为司法审判工作提供高端信息技术支持。在庭审过程中,通过现代化的证据展示系统和摄像头、显示屏、高清云台等设备,法官能将纸质、电子、音视频文件等各种证据材料展示到液晶电视等旁听显示设备上,书记员的庭审记录也能通过显示屏实现同步录入和展示,其他相关人员甚至社会公众都可通过网络实时观看庭审活动的现场直播,满足了庭审公开、公正、高效、透明的要求。

        全面深化办公办案自动化应用。目前,该院的办公办案自动化系统模块丰富、功能全面、利用率高,进入了良好的常态化运转,公文和案件均通过网上流转办理,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案件网上流程管理。各庭室模块下设部门职能、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调查研究、学习园地等子模块,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了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位干警,形成了靠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的良好风气。办案自动化模块主要分为案件审判、案件执行两个子模块,自今年1月1日起,全院所有案件从立案、分案、送达、审理或执行、法律文书审批和报结案直至最后归档的每一个环节,均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实行网上流转,主管院领导和审管办能对案件办理过程和进度进行全程、实时、有效监督,实现了执法办案规范化,提高了案件质量和效率。

        持续完善办公办案设施。近年来,该院先后建成了现代化的多功能视频会议室、数字化审委会会议室等,有计划、有步骤地购置和更新办公办案设施,去年又投资近30万元购置了高速扫描仪14台、服务器2台,更新台式电脑20台,司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规范办公办案秩序,该院在院机关和每个基层法庭都安装了通道式X射线安检设备和带考勤功能的电子门禁,设置了专门的法官通道。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通过117个监控点位与审判执行指挥中心联网,实现了对院机关公共区域、审判法庭、基层法庭的全覆盖式安全监控。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靠严密的责任夯实信息化建设

        强力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近年来,陈仓法院紧紧依靠辖区党委领导以及人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认真贯彻上级法院的安排部署,坚持“三个结合”,即把争取外部支持和强化内部协调结合起来、把推进项目建设和严格落实责任结合起来、把加强硬件建设和加强软件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周密安排,强力推进,保障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和成效。

        领导重视,落实工作责任。为了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该院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和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并健全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为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特别是去年以来,该院认真贯彻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省高院提出的具体建设要求,严格按照省高院制定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逐项分解任务,夯实责任,克服困难,采取了大量有力、有效的工作措施。

        以人为本,提升队伍素质。近年来,该院不断加大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邀请有关专家来院进行OA办公软件、审判流程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干警应用信息化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今年以来,该院组织干警专题集中学习了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引导法院队伍在思想上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不重视信息化建设的领导是不称职领导,不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法官是不合格法官”这样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陈仓法院将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持续提高队伍整体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更大的力度、更强的措施、更快的步伐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使审判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加公开、公正、高效、透明,以信息化建设的更大成效推动法院工作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