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欧亚学院积极探索休闲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取得初步成效

05.11.2014  02:20
            日前,为响应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发展理念,西安欧亚学院举办“前瞻:休闲旅游产业的机遇与挑战论坛”,通过举行6位客座教授和行业专家的聘任仪式,成立走你旅游运营工作室,举办行业讲座,着力提升师资水平,探索休闲旅游产业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初步成效。             ——休闲旅游行业迫切需要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旅游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旅游院校毕业生很难满足业界需求。教育部旅游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根年教授分析了旅游管理教育面临的问题:一是旅游产业的发展远远超出旅游教育发展速度,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实习生与产业需求出现偏差;二是各个层次的院校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传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脱离产业发展。这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依托旅游产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带来了机遇。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高深学问的知识素养,同时又要能运用高深学问去研究解决旅游行业、企业的问题。孙根年教授用“大树理论”解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一要扎根沃土,吸收养分,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充实自己;二要面向阳光、积极向上、用饱满的热情去感染他人,服务他人。             ——休闲旅游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职业素养欠缺,缺乏顾客需求的洞察力,专业技能不够扎实。资深人力资源专家、该院特聘教师张利荣博士分析:由于学校教育和企业人才需求出现了偏差,学校不了解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疏于对职业素养的培养。他用授课实践作为案例,说明应在学校培养过程中为学生构建职场化的场景,学生上课着正装,规范举止,锻炼谈吐。该校特聘教授戚世梁表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要注意“专业氛围的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依靠一、两门职业规划的课程,要把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到专业教育的各个层次,渗透到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该院院长胡建波教授表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要把在企业真实场景下的实习和在学校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校内实战演练的场所。借鉴国外的办学经验,把目前教学+实习的模式翻转过来,采用实习+教学+实习+教学的模式。             ——休闲旅游行业人才培养应与市场接轨。 该院经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休闲旅游行业人才,一是学校培养人才要与企业接轨。首先要拥抱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利用岗位胜任力模型进行倒推岗位知识、技能和态度要求,结合学院的培养条件,选择培养定位,最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学生的就业对口率才能提高,专业认可度才能提升。二是休闲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要构建硬性课程体系,还要构建软性课程体系。硬性课程体系,即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软性课程体系,即学生服务意识、责任感、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的培养。和休闲旅游企业合作,通过软性课程体系的嫁接和嵌入式工作场景的搭建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企业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