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选优配强"第一书记" 促进基层党建晋位升级

14.10.2015  12:35

    西部网讯(通讯员 宋蒙、寇鹏飞)今年以来,王益区突出加强基层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为农村、社区、非公企业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20名,其中市直单位选派第一书记7名,有效破解基层组织建设难题,重点协助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帮助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化解基层矛盾问题,维护农村稳定,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加强组织领导,选好配优“第一书记”。

    在认真总结第一书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新一轮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通知,将建档立卡贫困村、软弱涣散整顿村(社区)和规范提升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列入选派范围,通过派驻“第一书记”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采取组织选人和个人报名相结合的办法,在区级部门和镇街道进行双向选择、优中选优,共商选派人选,由选派部门、单位和组织部门双重审核把好人选政治关、品行关、廉政关和能力关,切实把政治素质好、政策理论水平强、作风扎实的干部选派下去,做到因需派人,确保真正把最需要的干部放到最合适的村社区、非公企业,确保“第一书记”真正发挥作用。

     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第一书记管理。

    采取以会代训等方式,组织选派的20名第一书记学习《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社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明确选派到村任第一书记的职责任务、基本方法、日常管理等工作任务,推进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有序开展。同时为每名选派的“第一书记”配发了《党支部工作手册》、《发展党员工作手册》等党务书籍20套,配发《第一书记工作纪实》20本,为选派干部上好任职前的第一堂课。建立完善“第一书记”工作纪实、驻点考勤、督查通报等制度,在选派的第一书记中严格落实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等制度,树立走访党员群众、深入调研摸实情、依法依规办事、民主管理的良好风气,切实把群众的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明确工作重点,力促“第一书记”发挥作用。

    坚持“第一书记”驻点服务,下派所有第一书记脱离原单位,党组织关系转到村上,在镇街道党委的领导下驻村开展工作,主持村党组织全面工作。明确第一书记工作职责,在具体工作中以“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等工作为重点,持续在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村务民主管理、落实“三会一课”、推行“四议两公开”、后备干部培养、发展党员、解决突出问题等方面下功夫,带领村(社区)两委班子开展好农村(社区)各项工作,使他们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坚持按法规、按程序、按制度办事,使基层事务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使权利在阳光下运作,同时经得起群众的质疑和监督。

     严格考核评比,促进“第一书记”干事创业。

    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察看、综合评定等方式,以驻村目标任务、履行岗位职责、群众评价、纪实考勤等为主要内容,对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提拔使用、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建立了月督查、季通报、半年小结、年终考核工作机制,对第一书记在村表现情况与干部评选先进、提拔使用、晋升职级工作相挂钩,对任职期间表现优秀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给予批评教育,造成不良后果的及时调整和处理,对不胜任、不称职、不合格的及时“召回”,确保第一书记在村能够沉得下、待得住、干得好,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