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丝路文化 交汇文明之光

22.09.2016  10:03

9月7日至21日,由文化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厅承办的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举行。为体现国际性、持续性和唯一性,本届艺术节更注重思想文化的交流,通过内容丰富的文化论坛活动为中外艺术家和文化学者搭建研讨交流的平台。15天的时间里,来自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印度等24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关联国家及地区,以及国内有关省市的文化学者齐聚西安,围绕创作理念、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理论研究等文化领域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为中外文化艺术的合作与发展不断注入思想活力。同时,来自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24个国家的32名青年汉学家来华研修,涉及文学、历史、国际关系等多个领域。

        对话——促进合作

        9月7日,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路文化·长安论坛”西北大学的分论坛上,来自伊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希腊、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政府代表和学者与我国中山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的相关研究专家共40多人围绕“文明交融与民心相通”的主题进行研讨与交流,其中包括:“丝绸之路战略与合作”“丝绸之路史地与考古”“丝绸之路文明交往与国际关系”“‘一带一路’风险与挑战”“丝绸之路商贸往来”“丝绸之路宗教艺术”和“丝绸之路文学书写与文化传播”等相关问题。与会的学者们,期待通过会议加强丝路沿线高校的交流合作,共建“学术丝绸之路”。

        据伊朗菲尔多西大学《历史研究》主编诺伊·戈拉姆侯赛因伊朗介绍,在欧洲与远东的商贸交往中,安息人和波斯人长期与中国保持的友好关系,使安息帝国和波斯萨珊王朝在东西方的交往中大放异彩,波斯语还成为丝路上的国际通用语言,而如今,“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无疑是最好的合作平台。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再林表示,丝绸之路再造的深层内涵其实是文化和价值观的再融合,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面对丝绸之路上的不同宗教文化,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才能在对话中得到传播和发扬光大。

        交流——达成共识

        “丝路影像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将充分发挥影像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作用,让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丝路文化的魅力,唤起文化保护的意识和行动。”9月10日,在陕西省图书馆举办的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路影像”文化论坛上,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表示,作为丝路起点的陕西在与丝路沿线国家和省份的文化融合方面不断创新发展。此次举办以“丝路影像”为主题的“丝路影像文化论坛”,发表《丝路影像文化倡议书》,并成立《丝路影像文化联盟》,旨在充分调动聚焦丝路影像的组织、机构、个人,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搭建更加广泛的文化交流平台,不断增强陕西文化的影响力。

        “美术不分国界,是文化交流无声的语言。”9月8日,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美术高峰论坛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刘晓君教授表示,在倡导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如何让陕西文化走出陕西、彰显特色和优势,让世界了解陕西文化,需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外宣传与推广。作为“长安论坛”的美术分论坛,旨在关注丝路文明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当天,2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美术创作理论研究。

        携手——共创未来

        除此之外,包括设计、动漫、影视产品在内的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也将成为凝聚共识,推动“一带一路”共建的重要手段。

        作为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主题活动之一,“动漫创意文化周”活动共分为2016CCIF卡通产业论坛、动漫创意展览和“新光奖”第五届中国西安国际原创动漫大赛颁奖典礼三部分。其中,9月14日举办的2016CCIF卡通产业论坛,以“民族动漫·国际合作·动漫众创”为主题,包含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报告(产业发展蓝皮书)、俄罗斯动漫主题日、动画电影国际合作、动漫IP合作、中国动漫游众创联盟、民族动漫创作、动漫项目创投会、新丝路创业奖项目路演、二次元、CCIFMarket动画市场、动漫声优Cosplay产业化发展研讨会等主题单元,立足产业高端、关注产业趋势。该论坛自2002年起已成功举办13届,是中国动漫最高端的产业平台和最具影响力的产业盛会之一。论坛现场还发起了中国漫画IP孵化计划,目的在于通过多方位的深度合作孵化属于我国自己的知名漫画IP,加速我国动漫产业的建设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