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教体系统采取多种措施关爱留守儿童成效好

03.04.2015  19:54
            洋县教体系统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促进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从力度、深度、广度上扩展关爱留守儿童,真正让留守儿童心灵上获得家的温暖。             ——建立留守儿童登记制度。 全县各学校专门为每名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地址、监护人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家长姓名及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同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确保以学生为中心的留守儿童关爱网络信息畅通。             ——建立留守儿童爱心家园。 全县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农村小学建立留守儿童爱心家园,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文体活动室、亲情视频室等,定期组织留守学生参加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情感教育、心理生理教育讲座,让他们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开展教职工结对帮扶活动。 制定《洋县教体系统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实施方案》,签订责任书,明确每名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责任,确保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人照管,对存在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并结合“百名校长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进村入户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情况,与学生监护人商对家校互动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举措,让留守儿童享受良好的人文关怀。             ——大力拓宽留守儿童救助渠道。 教体系统在做好留守儿童贫困生政府救助的同时,还积极搭建社会救助桥梁,努力拓宽社会救助渠道,如开展 “关爱助学、心连心”、“爱心书包行动”、“爱心书屋”等活动,形成了政府、社会良性互动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             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全县117所学校3500余名教职工自愿成为“爱心家长”,累计帮扶留守儿童4654名,捐赠学习用品、书籍、筹集贫困学生慰问金折合近30万元,开展学习辅导、心理咨询活动2万余人次。(文/鲁静)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