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200余名学生"变"考古家 亲历传统文化传承

04.06.2018  01:34
图为参赛的中学生对“文物”进行发掘与清理。 张一辰 摄

  中新网西安6月2日电 (记者 张一辰)6月2日,西安30余所中学的200余名学生汇聚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考古探索中心,“变身”考古家亲身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据介绍,此次“小小考古家”活动由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联合共青团西安市委举办,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比赛方式,寓教于乐的环节设置,让学生在了解考古文化、历史文化、丝路文化的同时,挖掘、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千年遗址的文化内涵逐渐显现。

  据了解,此次“小小考古家”活动共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轮比赛环节,除对盛唐历史、考古常识等内容的考核外,还特别融入丝路文化、诗词文化及中国的“节庆文化”元素,全方面提升学生们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图为参赛的中学生对“文物”进行发掘与清理。 张一辰 摄

  活动现场,选手们双手紧握探铲,娴熟地操纵着,小心翼翼地寻找“文物”的蛛丝马迹,发掘、清理、记录,尽可能多的整理各种信息。通过手中的一件件器物,拾起盛唐文明的拼图,感受跨越时空的大唐之心。

  作为参赛选手之一,来自西安高新一中初中二年级的宋宇杰告诉记者,在学校时,他是校内的考古兴趣社团成员,以前只是通过一些书籍或者电视节目来获取考古发掘的知识,今天能够亲身参与实践,令他收获不小。

  随后,200余名中学生顺利完成了“礼让先行”、“齐心协力”、“丝路闯关”等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他们用行动阐述中国优传统文化,用坚实的脚步重塑丝路精神,用坚定的信念诠释“小小考古家”的内涵。

  最终,今天参赛的40支队伍中,有12支队的60名学生晋级到会试(个人争优赛)比赛,届时他们将零距离体验文物修复全过程,并参与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举行的端午节相关民俗活动。(完)

【编辑:梅镱泷】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