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广州超算中心累计用户220家支持60余国家项目

04.11.2014  12:02

      一个近3000平方米的大厅里,9列长达十余米形似高铁车厢般的计算机机柜并排而卧,“车厢”顶端有两个碗口大小的鎏金手书“天河”。

      这是位于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校园内的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全世界的超级计算机500强,每隔半年就有一次排名榜。自2013年6月以来,“天河二号”已经三次蝉联“世界冠军”,不愧为“天下第一算”。

      超算中心主任袁学锋介绍,“天河二号”双精度浮点运算峰值速度每秒5.49亿亿次,  测试性能每秒3.39亿亿次。这意味着,“天河二号”运算1个小时,中国13亿人口,人手一个计算器,需要运算1000年。而“天河二号”的建设目标是,每秒钟可达10亿亿次以上。

      袁学锋,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长期从事流变学、科学与工程计算、软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工作。

      近30年来,袁学锋从工科研究到理科,又从理科研究到工科,并渗透到交叉生命科学领域,如同流变学的学科交叉一样,呈现出一条理工交织的多学科轨迹。

      这样的学术背景一定会对他领导的超算中心产生从基础到应用的融合。自今年4月1日“天河二号”正式对国内外用户开放以来,累计用户220家。已支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广东省和广州市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应用覆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能源科学、宇宙科学、经济学等领域。例如,  C919大飞机高精度外流场气动计算,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全机复杂构型高精度大规模数值模拟。中国商用飞机设计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在“天河二号”计算6天,完成了其自身计算平台约需2年的工作量。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利用“天河二号”开展了75万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结合亲和力评估,完成了600多个各类药物的体内外活性测试评价,获得500多个老药、天然产物、商业化合物,为医治恶性肿瘤、乙肝、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提供了药物先导化合物。华大基因利用“天河二号”开展极大规模基因组组装计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记者问他,东莞的国家散裂中子源使用中子来对物质进行表征分析时,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你们可以接手建模计算吗?袁学锋说,他们应该是散裂中子源的天然盟友,已经开始接洽商议合作了。两个大科学设置相隔百里,牵手合作。那才叫“天下第一算”!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