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女孩回乡寻亲 童年被转送三次不知生身父母

24.08.2015  10:31

  “20多年了,我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生日,不知道父母是谁、在哪里,逢年过节看到别人全家团聚,就特别想家,就想寻找我的根,就想为父母尽一点孝道!”8月19日下午6时许,从北京辗转乘车三天两夜赶到佛坪县的李晓艳面带倦容,眼神和话语却依然渴盼而坚定。2013年以来,在省内外10多个县区近百名热心网友、志愿者的支持、陪伴下,李晓艳执著地寻找亲人,这次又踏上了漫漫寻亲路。

   少小离家被转送三次

  李晓艳今年26岁,小名“红女”,短暂的童年相继三次被转送、收养,收养她的爷爷、养父又先后不幸去世,2003年后四处漂泊打工至今。

  晓艳告诉记者,大约在1991年或1992年她三四岁时,她被父亲送给佛坪县龙草坪一位名叫刘自胜的商洛籍老人,老人以打松子、洗车、伐木为生。

  1995年刘自胜爷爷病世,她被爷爷的儿子刘天苍带回商洛抚养,一年后,刘天苍的小舅子李存良收养了她。养父李存良给她取名李晓艳,2003年养父去世后,她成了孤儿,2004年辍学,在西安、合肥等打工谋生,现在北京学习美甲。

  据晓艳记忆,她离家那天,父亲把她放进背篓。她问父亲:“你把我背到哪儿去啊?”父亲说:“把你背到街上耍啊!”然后就背着她蹚过村边的大河翻山越岭,后来乘班车、住旅馆等,最后在佛坪县下车,带她在临河的路边小饭店和照相馆吃饭、照相,又背着她步行走到108国道旁的龙草坪养护站,傍晚来到一位老人家中,后来父亲就不见了,她就在刘爷爷家里生活。

   回乡祭奠走上寻亲路

  2013年清明,晓艳从北京回到佛坪祭奠刘爷爷,也是她第一次回乡寻亲,找到当年刘爷爷的住处时,那里已修建了秦岭隧道,住房、坟地都没有了,她只好望空祷告伤心离开,寻亲梦却更加强烈。

  晓艳努力回忆、四处询问整理资料,在佛坪、镇巴、南郑、周至、四川等贴吧和宝贝回家网站等发帖求助,同时还向央视《等着我》栏目报了名。根据晓艳回忆生父口音近似四川、母亲被洪水冲走和村庄地形等,各地热心网友纷纷为她提供线索、奔走寻访,让她更增加了信心。今年8月17日,她根据掌握的一些线索,又赶回佛坪,第二次踏上寻亲路。

  目前,晓艳已先后到佛坪县龙草坪、汉中铺镇、洋县酉水、南郑县黎坪等一带实地走访,电话询问、上门拜访近40位相关人员,仍然一无所获。

  “如果能找到父母,一家人就能团聚;如果找不到,我也要尽力,让人生没有遗憾!”晓艳告诉记者,她为O型血,身高1.58米,右上臂有一块核桃大小的浅咖啡色胎记,右眼角上方有一颗黑痣,双手指纹除了两个小拇指以外都是箩,DNA在全国打拐人口网络可以查询,她还想到镇巴等地寻访,希望父老乡亲继续帮助她圆寻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