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歇一歇 我给你们唱

22.10.2015  01:38
核心提示: 记者一曲《母亲》让老人乐开了花;14名大学生志愿者帮老人打扫卫生;空姐和老人一起做丝网花;帕金森老人与志愿者同唱生日歌……昨天,由本报领导带队,100名记者编辑和100名志愿者,分成6队奔赴西安6家养老院,送上爱心大礼包,与老人们共度重阳节。

记者一曲《母亲》让老人乐开了花;14名大学生志愿者帮老人打扫卫生;空姐和老人一起做丝网花;帕金森老人与志愿者同唱生日歌……昨天,由本报领导带队,100名记者编辑和100名志愿者,分成6队奔赴 西安 6家养老院,送上爱心大礼包,与老人们共度重阳节。

颐和园老年公寓:

记者一曲《母亲》让老人乐开了花

84岁的张天英行走不便,他(她)说年轻时喜欢唱几句,现在年龄大了唱不了。“你能唱上几句吗?”面对老人提出的要求,平时很少唱歌的记者,不加思索地应允,激情地向在场的老人们献上一曲《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歌声响起时,在场的老人们报以热烈掌声,老人们脸上乐开了花,姜玉琴老人还特别来到记者身边,拍着手打起了拍子。

陕西 商尚善公益发展中心特别邀请了陕西师大和西安财经学院的14名大学生志愿者,早早来到这所老年公寓,为老人们打扫室内外的卫生,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整理内务,并与老人们拉家常。财经学院学生刘晓霞说:“爷爷奶奶们年轻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晚年不仅需要物质的帮助,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我们内心非常高兴,今后还会常来。”

西安博瑞养老院:

空姐和老人一起做丝网花

11点,来到养老院时,20位老人围坐在桌子前,正在做丝网花。“窝铁丝、套丝网、链接花瓣……”95岁的张老太太满头银发,边做丝网花边给空姐杜佳昱、王琦教。张老太太是山西人,女儿忙工作,一个月前住进养老院,做手工不仅可以排遣寂寞,还特别有成就感。90后的杜佳昱认真地学习,她的老家在黑龙江,当空姐两年,一年只回家与父母团聚一两次。昨天,她们放弃休息时间参加本报活动,就是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王琦感慨,这个重阳节过得非常有意义,温暖是双向的,自己也感受到了老人的阳光。空少郭云旭说,老人们的手太巧了,虽然布满皱纹,依旧那么灵活。

西安抗癌俱乐部粉红之家的5位老人,现场教大家做丝网花。任女士说,她患癌症10年,希望用微弱的生命之光把爱传递。西安西粮实业有限公司的爱心志愿者给老人送来米和油。

铁一局医院爱心养老院:

工作人员包饺子给老人过节

红围巾,爱心大礼包……当本报编辑记者及读者代表将一件件节日礼物递到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们手中时,老人们笑逐颜开。

“今天重阳节,我代表三秦都市报全体职工和读者,祝您节日快乐……”本报领导给老人们的祝福语还没有说完,82岁的杨淑花老人抢着说,“你们今天来看望我们,我高兴得很,祝愿咱们三秦都市报像我脖子上的围巾一样红红火火……”坐在旁边88岁的姜桂英老人乐呵呵地说,“我去年90岁,昨天99岁,今天100岁,开心得很,故意这么说的。”老人的话,逗得现场人们哈哈大笑。

该处负责人司冬梅说,他们早上准备了30斤韭菜、10斤茴香、10斤鸡蛋、5斤大肉,省测绘局组织30名工作人员过来包了2个小时才包完。工作人员将一盘盘饺子端到老人们的面前,70岁的周顺序老人焦急地问,“啥馅的?今天过节,我心里高兴,要多吃点。”

长乐宫老年公寓:

帕金森老人与志愿者同唱生日歌

“祝你生日快乐……”在该老年公寓,听着本报员工和志愿者们唱的《生日歌》,王老先生拍手和大家一起哼唱,昨天不但是重阳节,还是他86岁的生日。虽然因为帕金森病,王老先生说话不是很清楚,但还是努力地跟着志愿者一起哼唱。唱完后,老人意犹未尽,“你们唱得好,我高兴得很,你们歇一歇,我给你们唱。”老人用不是很清楚的声音唱了一首《九月九》,志愿者和本报员工一起为他拍手打节奏,温馨感人的一幕让人动容。老伴郭女士告诉记者,中午王老先生吃了长寿面和鸡蛋。

近60岁的刘先生看到有人来看望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护理员说,刘先生的儿女工作忙,不能经常来,所以每当有人来看望,他都会感动地流泪。因为脑梗,刘老先生平时活动不便,但是经常自己在楼道里面扶着栏杆走路,有时只走了几步,老人也很高兴,因为他认为这几步是自己走的,很有成就感。

丰泽园老年公寓:

医护志愿者给老人义诊

一走进老年公寓院子的大门,老人们都围拢上来,本报领导将鲜红的围巾围在了78岁徐淑惠老人的脖子上,老人用脸感觉着毛绒绒的围巾说:“多柔软呀,冬天围上一定很暖和,这是今年重阳节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现场,爱心医疗单位的志愿者给老人义诊。西安中大皮肤病医院带队的负责人许爱贤说,老年人容易患皮肤病,今后,还会来为老人们讲解皮肤保护知识和义诊。海涛口腔的志愿者李潇说,她每天下班都是骑自行车回家,她曾梦想着许多人一起骑车做公益活动该有多好,昨天实现了这样的心愿,特别开心。

裕华老年公寓:

敬老爱老不只在重阳节一天

11时,爱心小队满载着爱心大礼包抵达该老年公寓。志愿者靳抒婷和吴奶奶一起聊天聊得很开心,久久不愿离去。读大四的她说,四年来,自己一直利用寒暑假去山区支教。这次实地了解了老人的真实生存状态。“敬老爱老不是只在重阳节一天,我要和他们长期结对子!”

首席记者 姬娜 本报记者 赵丽莉 张彦刚 白圩珑 张毅伟 张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