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的城 丨汉江渭河 “牵手”相会

22.07.2023  22:04

  

  7月16日,在陕西省黄池沟配水枢纽,经过近12个小时的漫长旅程,汉江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冲进关中平原的怀抱,通过黑河供水连通洞进入西安供水管线,实现引汉济工程向西安正式供水。引汉济渭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破解陕西省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水资源配置均衡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中科院院士 王浩:

  引汉济渭工程连通了汉江和渭河,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补充,对建设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国家水网格局,扭转东中西南北方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重大的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

  长期以来,陕西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一条秦岭隔开两大水系,地域分布严重不均。缺水,成为关中和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瓶颈。为了打破水资源瓶颈制约,经过大量探索研究和方案比较,2003年,陕西省水利厅完成陕西省南水北调总体规划,确定以引汉济渭为骨干线路;改变关中地区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水的状况。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 引汉济渭工程总设计师 李凌志:

  应该说引汉济渭工程,我们把秦岭南北的五大崖口,进行了全面的地质勘查和调研,正因为有了这项详实的地质资料和详实的方案研究,最终才研究了引汉济渭98公里的越岭方案,应该说是最经济、技术可行、经济投入最少,也是最利于咱们秦岭地区环保的线路,引汉济渭的大雏形基本上就形成了。

  

  技术可行性最高、经济投入最少的越岭方案,让汉江与渭河这次穿越秦岭的“牵手”相会成为可能。但要想将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面临的难度可谓世界之最。秦岭输水隧洞是引汉济渭工程的“大动脉”,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底部凿穿秦岭。秦岭输水隧洞穿越了3条区域性大断裂带、4条次一级断层和33条一般断层,涉及岩性20余种。为了解决难题,项目施工采用了硬岩隧道掘进机、计算机监控系统、无人驾驶碾压摊铺智能筑坝技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混凝土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攻关项目130多项,隧洞超硬岩掘进、强岩爆预测防治等技术难关被一一攻克,共申请专利116项,牵头编制各类标准12项,创造了深埋超长世界第一、TBM单机连续掘进世界第一等多项世界纪录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 引汉济渭工程总设计师 李凌志:

  整个引汉济渭工程,尤其秦岭隧洞在修建过程中非常艰难,洞内的温度常年达到42度,岩石的抗压强度达到了306兆帕,比咱们的钢板235兆帕还要硬,相当咱们的TBM掘进机在钢板上在掘岩石。洞内的湿度达到了96%,同时还遇到了高频高岩爆,遇到了突涌水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对秦岭隧洞的修建带来了诸多不便。应该说整个秦岭隧洞在建设过程中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专家 何满朝:

  引汉济渭工程这次顺利建成通水,不仅标志着我们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一个里程碑这样一个贡献,而且它在岩爆的防治成功的历史上,也是立下了一个里程碑。

  

  引汉济渭工程分为调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二期工程部分完工。调水工程由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秦岭输水隧洞三部分组成。从2007年,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启动;到2023年,汉江渭河 “牵手”相会。建设十余载,1.5万人参与,凿穿秦岭近百公里,汉江清流润泽秦川大地,每年将为1411万人提供15亿立方米生产生活用水,支撑起西安、咸阳、渭南等受水区1.1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市民 王宝生:

  现在随着国力的增强,国家有这个能力,打通了引汉济渭这个输水隧道,把汉江水引过来以后,真是造福了我们三秦大地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都没有想到在有生之年能喝上汉江之水,这是多么好的一个事情,你让所有人说,这真是个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市民 张新宝:

  有了他们的奉献,使我们西安的用水环境得到了改善,使市民喝上了甘甜、纯净的汉江水,让西安市民更好的生活。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 引汉济渭工程总设计师 李凌志:

  回想几十年的付出,应该感觉到很自豪,毕竟干了个世界级工程。作为一个工程人员,干这么一个世界级工程,应该说是无比的光荣和自豪,正因为这样,我获得一些荣誉,在荣誉的鞭策下,在这个难题的攻克下,使得我更有信心深耕水利。作为一名秦岭引水人,为陕西的水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赵鹏



9007000000000000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