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依托“双高双普”创建全力推动教育科学优质发展

29.11.2015  13:37
            近年来,长武县把教育事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放在科学发展、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合格县评估认定;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得到教育部专家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农村学生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两次代表咸阳市在全省交流经验;在全市率先实现学前教育“双过半”目标。             ——狠抓课堂模式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该县坚持“教学质量是生命”的办学理念,加强校本研修,不断深化有效教学,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活动,坚持教育教学管理校校行,建立了学科质量评估监测制度,形成了教师苦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教风、学风,教育质量转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学前教育重视学习习惯养成、生活常识的掌握和幼儿智力开发;义务教育阶段着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知识视野,激发学习潜能,培养学习能力;高中阶段重视技能掌握和技巧形成,全县教育质量连年攀升,高考成绩连续6年位居全市前列。2015年高考再创佳绩,一本、二本上线674人,上线率43.1%,各批次上线率和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三。该县教育局和长武中学被市教育局评为“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2014年以来,该县在经济状况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工作,该县财政不断调整财政支持结构,积极筹集资金,累计投资5.3亿元,其中县本级投入资金1.5亿元,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完成教育建设项目60个,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28所,增加学校用地面积21.5万平方米,增加学校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拆除D级危房和拆除土木结构校舍2万平方米;硬化操场68块,软化操场7块,全县学校告别土操场;增加教师用计算机2005台,学生用计算机1827台;配置电子白板教室597个;建成校园电视台5个;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基本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为学校音乐教室配置钢琴20架,电钢琴71架;更换破旧课桌凳、增加学生食堂餐位、学生宿舍床位等。部门、镇办帮扶资金506万元,社会捐资600万元为各级各类学校补充建成美术书法室、音乐舞蹈室、微机室、硬化校园、绿化美化校园、添置了教学设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彻底改善。             ——狠抓周边综合治理,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实行领导包片、股室包校、教师包学生的分层包抓制度,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形成校园安全“三化”建设网格化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积极开展安全大家访活动,全程监控学生安全状况,不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安全责任台账,限期整改销号。由县教育局牵头,联合各镇(办)和公安、交警、交运、市场和质量监督、环保、安监、文体旅游等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在校园及周边和重点区域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提示标语,全面消除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连续两年的暑期学生防溺水工作在全市树立了榜样,涌现出了高建和、崔荣华、窦永录、尚鹏、王勇5名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育发展后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中小学教师招考录用纳入全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计划优先安排,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2012年以来招聘教师218人,有效解决了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全面实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各类优惠政策向边远地区倾斜,均衡配置县域师资力量。2015年,该县委县政府出资近100万元,表彰奖励师德标兵、德育之星、先进教师、模范班主任、高考先进个人305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4人,有力推动了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该县教育局组织教职工参加省市县各类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校本研修,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成各类校长、教师培训3265人次,有效提高了教育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养。
            ——狠抓学校内涵提升,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坚持开展每年一度的学雷锋月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活动,以“阅读明智•书香致远”读书教育活动、“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各类演讲、征文、书画大赛等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道德理想、革命传统、法治廉政、精神文明和行为习惯养成等德育教育,引导师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青少年活动中心牵头,指导各校成立读书兴趣小组507个,设立班级图书角600多个,成立男、女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文学等学生社团540个,积极开展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680多名师生在市级以上各类活动中获奖。 (文/陈拴兴 李亚芹)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