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推进交流会在陕西召开

23.12.2015  18:13
            2015年12月18日,全国教育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推进交流会在陕西召开。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德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国各省市区教育厅(教委)信息中心及测试中心主任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主要是交流各地的工作经验,部署下阶段工作,参观考察陕西省电化教育馆、教育部教育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心陕西工作站,了解陕西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和教育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新亮点。             代表们参观考察了陕西省电化教育馆普通话测试中心及测试机房、“三通两平台”建设、陕西教育网站建设、教育电视台、录播教室、远程互动教室、智慧教室、智慧课堂、3D实验室、创客实验室等,并观看了陕西教育大数据平台和陕西教育信息化成果展示。             与会人员到设在陕西省电化教育馆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心陕西工作站,参观了信息安全产品检测室、远程监控室、攻防演练室、代码审计室、云桌面培训室等,认真听取了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了工作站的工作流程及各功能部室的职能,观看了工作站对基层网站安全情况的实时远程监控和模拟攻防演练。             在参观考察过程中,代表们对陕西教育信息化发展和信息安全等保测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陕西的工作已走在了全国最前列,创出了不少好经验,值得大家学习。             参观结束后,在陕西省电化教育馆召开了现场座谈会。会上,陕西省电化教育馆馆长朱选文作经验介绍。曾德华在讲话中对陕西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陕西省电化教育馆和陕西工作站工作环境优美宽敞,设施设备一流,工作有创新,成绩突出,在全国处于领跑地位,令人羡慕嫉妒,但不恨。各地要学习陕西的经验,促进各自工作向前发展。他特别强调要将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要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落实工作机制,制订和完善工作方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使工作站落地生根。             各省市教育厅(教委)信息中心主任分别发言,介绍了各地的工作进展情况,交流了经验,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陕西经验,按照教育部的工作部署,搞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