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保障房工作 为何空置10万套

28.11.2014  11:15

    今天(11月27日)上午,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联组会议,对全省保障性住房工作进行专题询问。

    西部网讯(记者 王莹)“10万套保障房空置,是不是供大于求?”“10到20年后,如何保证保障房小区不沦为贫民窟?”今天(11月27日)上午,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全省保障性住房工作进行专题询问。

    会上,18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保障房的建设、分配、后续管理、设施配套、资金筹措、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问题,向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一对一询问。陕西省金融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厅、省住建厅、省审计厅相关负责人现场应询。

    10万套保障房空置 部分项目选址过于偏远

    此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杨冠军已向大会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称,根据国务院关于“十二五”末全国住房保障面达到20%以上的要求,陕西计划到2015年,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10万套,使全省城镇住房保障面达到23%,基本解决城镇中等以下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

    2011年,全省市县依据申请家庭的收入、住房困难程度、申请保障房类别等因素,确定了172万户保障对象的五年轮候次序;并根据收入、住房情况的变化,对保障对象进行定期调整。

    截至今年10月25日,陕西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91万套,分配入住80.47万套,入住率为88.43%。其中,部分项目选址离主城区较远,或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虽然已竣工分配,却无法正常入住。

    保障房建设资金有4个来源 存在被挤占现象

    根据报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来源有四个方面: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省财政安排配套资金、陕西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融资资金和利用住房公积金沉淀资金。

    经审计,保障性安居工程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未及时拨付财政补助、违规收取各种费用等问题。目前,违规收取的616万廉租房保障金,相关市县已经全部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