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破解GPCR信号转导的磷酸化密码

18.08.2017  21:01

      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徐华强领衔的国际交叉团队经过联合攻关,再次利用世界上最强X射线激光,成功解析磷酸化视紫红质(Rhodopsin)与阻遏蛋白(Arrestin)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破解了GPCR(G蛋白偶联受体)招募阻遏蛋白的磷酸化密码,攻克了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该项突破性成果于7月28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海药物所是第一完成单位。

      GPCR与癌症、心脏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而且是药物开发领域的“宝藏”,GPCR是目前最成功的药物靶标,迄今40%左右的上市药物是以GPCR为靶点,约96%的GPCR作为药物靶点的潜力仍有待进一步开发。

      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组建了世界一流的GPCR结构与功能研究团队和技术平台。日前,该平台已经主导解析了9种与神经、免疫、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GPCR结构,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实现了我国GPCR晶体结构测定“”的突破,促使我国GPCR结构生物学研究迅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跻身世界一流GPCR研究机构行列。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