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做大做强水文章打造关中水乡宜居韩城

01.04.2016  09:39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韩城,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也是一座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近年来,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同时,韩城坚持以“生态立市”为引领,打造山水共融,宜居宜业的美丽新韩城。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韩城更是要做足“水文章”:致力打造均衡协调水利网络,把黄河、澽河、泌水河等流域的治理与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准确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滨水城市水资源优势,引黄(河)入城济澽(水河),启动北湖、中湖、南湖“三湖建设,打造“海绵”城市。

        谋划大水务做大水产业做活水文章

          据韩城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韩城市建设黄河沿岸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陕西省五大区域新增长极之一,跻身全国百强的发展定位,韩城水务局将以打造“关中水乡、宜居韩城”为统领,高起点谋划大水务、大发展的水产业格局,做大做强水产业,做活水文章,用水文化引爆韩城经济转型,打好供给侧改革先手牌。

          在工作中,首先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统筹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再次就是统筹规划,围绕韩城发展定位,超前谋划、统筹规划水务发展,以水务发展为城市发展定位提供水资源保障;三是节水优先,推广节水技术,发挥典型引路,开展行业节水指标领先者领跑活动,带动全社会向领跑者学习;四是先行先试:以水保生态治理为全域旅游建设工作切入点,开展泌水河党家村城市水保治理景区化试点工作,探索水保生态治理景区化建设;强力推进涺水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建设澽水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五是科学布局,建设小迷川、侯家峪水库,增加调蓄;引黄济澽水系连通;实施主城区三湖海绵城市建设,集雨水、中水回用,增强水资源调蓄,加快形成“南北贯通、蓄引接合、河库联通、城乡一体、生态和谐”的现代水网。

          14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

          据了解,去年以来,韩城水务局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5亿元,完成争资引项任务1.9亿元,完成招商引资任务3.1亿元。

          高效节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在龙亭镇、芝阳镇、芝川镇、新城办、龙门镇、西庄镇共20个村建设完成高效节水2万亩,共新建小型泵站1座,铺设各类管道2153.3km,新打和改造机井3眼,新建蓄水池39座,安装微灌首部枢纽26套、变压器5座、出水桩1599座、喷头1262套、微喷头1240套,累计完成投资2774.97万元;“北林”灌溉工程在城区以北至禹门口范围内建设灌溉面积2万亩,共新打和改造机井8眼、泵站2处,新建蓄水池41座,铺设管道137.6km,改造渠道35km、渠系建筑物156座,建成渠道自流灌溉面积9380亩、低压管道灌溉面积5210亩、喷灌面积5410亩,累计完成投资2000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计划建设基本口粮田8000亩,目前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共新建基本口粮田1000亩,改造提高基本口粮田2000亩,田间设施配套3000亩,土壤改良培肥地力2000亩,累计完成工程投资706万元;泌水河党家村段水保生态治理工程完成投资1110万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k㎡,其中修建梯田10.55公顷,新建经济林137.96公顷,水保林65.18公顷,景观林5.67公顷,封育治理110.61公顷,新建景区道路1.2km,封禁围栏2km。

          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完成工程建设65处,新打机井19眼,自流引水工程8处,提水泵站48座,水塔15座,蓄水池66座,管理站7处,巷道管网382km,输水管网44.2km。累计完成投资8700万元,解决了全市6镇2办65个行政村4.5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城市供水渠道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560万元,改造加固明渠483米,隧洞6座1555米,盖板涵328米,明拱167米,铺设管道644米,渠系建筑物6处,新建3000㎡;调蓄池1座,改造备用抽水站1处;芝阳镇集中供水工程完成投资1160万元,新建蓄水池1座,泵站1座,絮凝沉淀池1座,加压泵、化验室、加氯间、库房各1间,铺设管道5.42km,计划年底正式通水。特色水产养殖项计划总投资30.1亿元,建设2.25万亩黄河生态渔业园区,内容包括渔业经济观光区、黄河文明游览区等四个功能区。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设计方案、项目可研报告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项目规划选址、建设用地预审、节能、环评等前期工作。

          澽水河防洪与生态景观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亿元,治理澽水河金城办段、芝川镇段、入黄口段河道8.4km,修建堤防16km,完成蓄滞洪区土方挖填525万㎡,完成4号橡胶坝基础工程和司马湖进出口防洪闸混凝土工程;盘河水库西塬水厂扩建及输水管道工程完成投资2000万元,新建蓄水池1座,铺设管道15km;侯家峪水库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00万元;盘河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投资1160万元,治理河道1.62km,修建堤防护岸3.06km;小迷川水库建设项目总投资2.7亿元,新建库容452万㎡小型水库一座。建设内容包括: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道路工程、自动监测系统、管理站以及输水管道工程;引黄入城济涺工程投资5亿元,新建临河站、一级站、二级站各一座,沉沙设施一处,改造一级干渠2.9km,新建二级干渠28.7km,配变电站一处,架设输变电线路6.4km。

          三年将建成“三湖”打造“海绵”城市

          韩城市委书记李智远提出,以生态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先导工程,以“大水、大绿、大美”为基础,构筑青山绿水相辉映,沿路沿河成景观的生态网络体系,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新韩城的鲜明标志。
        3月2日,韩城与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共同签署《韩城市三湖建设项目PPP合作备忘录》,计划未来两到三年,完成北湖、中湖、南湖建设任务。

          据悉,南湖位于新城南区,西临桢州大街、北临五星路,规划水面面积507亩,带动周边开发用地1017亩,按照景区打造,建设城市文化旅游组团,约投资2.1亿元。

          中湖位于新城区东部,西临西峙路,北临普照路。按照城市会客厅进行打造,建设城市商娱产业组团,规划设计水面面积201亩,带动周边开发581亩,建设费用约0.7亿元。

        北湖位于新城北区,西临西环路,北临六纬路,东临黄河大街。按照园区进行打造,建设城市绿色产业体验组团。规划设计水面面积2001亩,带动周边开发用地1850亩。建设费用约为4.6亿元。

          三湖建设项目,将按照国家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禹门口引黄→北湖→中湖→南湖→瀑布→澽水河→司马湖→黄河”的自流、连通、健康的百里长廊水系工程。该项目由双方采取“项目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巨大的调蓄能力和湿地生态效益,构建河湖连通、人水和谐的城市生态新格局。

          三湖建成后,一副水绕城郭,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环境优美的“水乡”美景将会在韩城呈现。
 
          做大做强“水文章”,建设海绵城市,助推城市产业转型,实现韩城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韩城将建成为黄河岸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