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金儿童平安减灾小课堂校园安全教育项目”在陕启动

27.08.2015  20:43

壹基金为学校和学生们赠送的“教具包”和“应急包

    

壹基金减灾超人”为大家讲解课程设计理念和方法

     日前,2015陕西民间公益行动联盟“壹基金儿童平安减灾小课堂校园安全教育项目”启动暨培训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全省11个市县的52个偏远贫困地区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代表共120余人齐聚一堂,探索陕西偏远贫困地区校园安全教育新模式。陕西省教育厅安全处相永副处长、壹基金代表薛诚、陕西妇源汇公益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赵彬、陕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创业与就业发展基金负责人朱岩松和陕西民间公益行动联盟协调人刘文化出席会议。陕西省红凤工程志愿者者协会发起人班理主持会议,陕西仁爱儿童援助中心和西安市未央区环保志愿者协会等10余家民间公益组织代表做为项目执行单位参加会议。会上,44所乡村校园被授予“陕西省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公益项目儿童防灾减灾教育实践基地”,基地的建设使项目结束后的校园可以接受到来自我省民间组织常态化的防灾减灾志愿服务。

    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证明,对儿童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儿童应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的能力,从而预防和减轻儿童受到伤害。“壹基金儿童平安减灾小课堂”教学活动采用儿童喜爱减灾小超人“阿仁”的形象,引导儿童积极参加学习和实践,同时为每个参加项目的学校和相应班级及优秀校园安全小志愿者,赠送减灾教育教具包、旗帜、减灾教育笔记本和儿童应急包等物品。这种意在培养儿童安全意识之根的教育,采用参与式、体验式的先进教学方法,通过认识灾害、认识环境和识别风险等5节课的教育实践活动,希望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和提升儿童自救互救的能力。2014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的专家对减灾小课堂进行评估时发现:参加减灾小课堂的儿童,其风险意识显著高于同龄人;超过97%的儿童认为减灾小课堂对自己非常有帮助;60%以上的儿童调查过校园和家庭环境中的安全隐患;60%以上的儿童曾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向家人分享。

    陕西民间公益行动联盟协调人刘文化说指出,我们今年联手壹基金启动“儿童平安减灾小课堂校园安全教育项目”,是希望各校园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指导下,充分发挥民间组织优势,结合“壹基金校园安全教育项目”推动我省偏远贫困和自然灾害多发区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当地灾害特点和当地防灾减灾传统文化特色,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校园师生的防灾减灾能力,为建设平安校园做贡献。

    西安市未央区环保志愿者协会项目干事台永利说,在部队做过很多专业训练,在大学和中小学做过大量的安全宣传教育和演练活动,这次严谨的课程设计对我触动很大,我们机构积极申请“壹基金儿童平安减灾小课堂公益项目”,就是希望把我们的经验和所学的先进理念与知识,用最快的方式送到校园,为孩子们平安成长护航。

    榆林市榆阳区芹河小学校长苗培科深有感触:我们学校在毛乌素沙漠南边缘和黄土高原接壤处,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大风夹杂冰雹的风雹灾害,有的学生家的屋顶被大风吹开,窗户玻璃被打碎,冰雹融化后水倒灌进家里,让学生们很紧张,有时候冰雹天气吓得孩子们不敢出门,到学校后几天情绪稳定不下来,出现焦虑、躁动和不爱说话等表现,孩子们的变化让我们也很着急。这次参加培训我觉得收获很大,这5节课让我知道了减灾教育方法和儿童防灾减灾递进式教学方法的好处,学会了防灾减灾的常识和怎么救治的方式,我们一定要编写防灾减灾校本教材,做好校园安全文化长廊建设,让孩子们正确面对灾害,减少灾害对孩子们的影响。

    汉阴县教体局安全办主任陈家望感到很震撼:课程的设计让很难理解的灾害现象,安全隐患发现和应对,都在孩子们一起游戏和参与考察的活动中解决了,真是很神奇。搞了这么多年安全教育,这次的培训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回去了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做好校园安全工作。通过推广减灾小课堂教育模式、防灾减灾校本教材开发和赛教等形式,让更多教师都能了解课程的理念和特色,在全县校园都开展这样的防灾减灾教育,切实为孩子们的平安成长做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