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轰炸西安现场罪证 光明巷45号盼保护

25.08.2015  12:11
日军轰炸西安现场罪证  光明巷45号盼保护 - 古汉台
来源: i2.tobei.cn

在西安回坊,顺着光明巷由北向南走200米,便能看到路东立着的一面青砖墙,墙上挂着一块“1938.11.23日本飞机轰炸西安遗址”的牌子。这是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政府于2005年8月15日挂上去的。就在这面墙上,还遗留有日军炸弹碎片飞溅的痕迹。

这所院子如今的门牌号是光明巷45号,这是一所有着厚重历史记忆的老宅子。关于这所老房子,媒体的报道总是聚焦在两个主题上,一是西安抗战记忆,二是传统民居保护。

露天老宅 更像专题历史博物馆

1938年11月23日,是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当天清晨,西安回坊的穆斯林同胞正在举行隆重的开斋聚礼。各清真寺大殿内人潮拥动,人们在虔城地向真主祈祷和平。就在这时,日军飞机突然出动,开始在市区大小皮院回胞居住区狂轰滥炸。

据次日出版的《西京日报》报道:“昨晨敌机20架,9时45分先后分两批窜入本市上空……在我高射炮猛烈射击中以市中心及西北隅平民区为目标滥施狂炸,投弹80余枚。解除警报后,“中央社”记者前往各(处)视察,其状之惨,目不忍睹……统计敌机狂炸平民区死者70余人,伤者180余人,炸毁房屋150余间……西大街89号、106号、105号,义顺祥、元盛丰、泉立楼,正学街城东皮革厂,警察局附近,大皮院清真寺,大皮院72号、63号、10号、16号、19号,济生会西边,小皮院23号、22号,狮子庙街31号、5号,清真寺,骡马寺北口,青年会内南院,鼓楼什字,红府街27号,郭签士巷1号、2号、3号、5号、9号、27号、39号、46号,马神庙巷,桃胡巷,北教场,北院门,新化巷,城隍庙内及后街19号、36号,西洋市,西仓39号等,北广济街24号、老关庙十字等处被炸。”

报道中所称的郭签士巷,即今天的光明巷。光明巷当年被炸的那些院子,今天依然保存得比较好的,也只有光明巷45号院了。这个院子不仅是一所典型的传统民居,更像是关于那次轰炸的专题历史博物馆,尽管这所老宅子已经露天。

他一辈子没结婚 守着这所老宅子

房子的主人叫李振亚,1944年生,如今71岁了。他一辈子没结婚,几十年来老宅子里只有他一个人的身影。尽管他没有能力去修复整个老宅子,但他一直在尽力保存老宅子遗留下来的物件。

李振亚老人介绍,他的曾祖父李永茂是个成功的商人,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置下了一大院房产。老宅原来规模宏大,正门原在狮子庙街(现北广济街),后门一直到光明巷。建国初期,南北厢房及大部分院落被收为国有。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当前仍存的也就仅有临街的一堵墙、一个院子以及一座老房子了。

不过,在这所老宅子里,保存有大量雕刻精美的建筑木构件。不少中外建筑专家和学者到这里探访后,都为这里竟然保留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东西感到惊讶。

为了保存这些珍贵的东西,李振亚经历过两次考验:一次是文革破“四旧”时,他把上房门庭的木雕门框,能卸的都卸下来,藏在屋子里。院墙、屏风门额的砖雕图案和字匾无法拆卸,就都抹上泥巴。第二次是1999年,因为所在街道拆迁风声很大,他怕这些东西在拆迁中被破坏,便把门雕、窗雕、砖额,能取下的都取下,趁夜运出城去,藏在城南的朋友家里。后来拆迁风声平息,他又把这些“宝贝”运回。

老人说,几十年来常有古董贩子纠缠要买上房,买老宅遗存的器物,都被他回绝了。也有街坊朋友劝他卖掉老房子换住楼房,都被他谢绝了。

如此痴情的守护者 今后还会有吗

李振亚说,他听父亲讲,1938年11月23日正逢开斋节,日本出动飞机轰炸了西安城,炸死炸伤了很多人。当时,日军飞机投下了6枚炸弹,北邻一座楼房中弹,老院的北院全部被炸毁,幸存下来的南院,西北角也被炸塌。在轰炸中,他家老宅上房北侧中弹一枚,北山墙、檩、椽、楼板损坏严重,房子整体出现歪斜,楼板至今留有一鹅蛋大的弹孔。那次轰炸毁坏了近半数的木作饰品。

在上房厅堂,可以看到李振亚用粉笔标注的多处与此次轰炸有关的提示。他还配合实物制作了多个展板,介绍老宅的历史和那次空袭。露天的老宅子,简陋的展板、详细的标注,使这所老宅子更像是关于那次历史事件的专门的博物馆。老人说,就在老宅邻着光明巷的外墙上,还遗留有日军炸弹碎片飞溅的痕迹。

据了解,在近几十年城市大规模建设背景下,李振亚先生的老宅子是日军飞机轰炸西安留下的现场罪证中保存相对完好的,因而非常珍贵。

珍爱老宅子,即便力量再小,也要倾其一生保护它。但这样的人并不多见。老人如今已经71岁了,这所老宅子今后还会有这么“痴情”的守护者吗?已经漏天的老宅子,还能在风风雨雨中维持几年?

李振亚老人说,2007年有关部门曾打算对老宅子进行修缮,最后却没动静了。他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能够尽快采取措施,对这所有着独特历史价值的老宅子切实实施保护,让日军飞机轰炸西安的这一珍贵的现场罪证能够继续保存下去,不要让后人忘记了那段惨痛的历史。

华商记者 马虎振/文 黄利健/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