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副市长在全市商贸流通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1.04.2015  11:36

同志们:

今天下午,我们召开2015年全市商贸流通市场监管工作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省市一系列重要会议、文件精神,梳理回顾2014年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工作。刚才,会议通报了2014年度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情况,下达了2015年度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六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专题发言,对过去的工作总结客观全面,对今年的工作安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发展成绩,正确认识存在问题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日益繁重的市场监管任务,市县两级政府和商贸流通市场监管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抓产业、促发展,抓改革、调结构,抓基础、提能力,抓机构、建队伍,抓监管、保安全”的发展思路,克服困难、破解难题、扎实工作,在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名优品牌打造、地方标准制定、市场监管等多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具体表现出以下五个特点。

(一)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在经济持续下行及全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放缓的大环境下,市政府积极应对,及时出台《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促进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指导性文件,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了7.6%,特别是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利用外资总额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2%和145%,这说明商贸流通业依然大有可为,我市经济社会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商贸流通体系日趋完善。 放心早餐”、“放心肉店”、“农村超市”、“供销社蔬菜直通车”、新恒安连锁超市、农贸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生资源网点、家政服务等一批惠民工程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积极举办煤博会,组团参加西洽会、跨采会、长三角恳谈会等多项经贸活动,实现了投资洽谈和商品贸易双丰收,仅在煤博会期间,现场交易金额达14.2亿元、合同金额达80多亿元,创历届煤博会之最;建成“榆林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和1号店“陕北馆”等电商平台,为商贸流通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三)行业工作能力全面提升。 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扎实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百日大排查、医疗器械“五整治”、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红盾护农”和成品油、民爆物品、农资、建材、天然气等多个专项检查整治活动,确保了食品药品安全和市场经营行为规范有序;大力推进名优品牌战略,《发电煤粉锅炉用榆林煤》等4项“榆林煤”标准被确定为陕西省地方标准,“七只羊”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靖边土豆”已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评审,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的7个产品被公示为陕西省名牌产品,榆林地方特色产品已逐步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 顺利完成质监机构下划工作,重新科学合理设置了食药、工商、质监等三部门工作职能职责;全力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市、县、乡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全部移交到位、机构基本健全、人员和设备大部分已配备就绪,初步形成了领导有力、组织有序、运转协调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格局;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开展简政放权工作,有效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活力和发展动力,去年全市新设立市场主体35416户,同比增长25%,改革红利得到充分释放。

(五)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口岸联检大厦和市生产资料公司化肥储备库项目主体工程已经竣工,国家煤检大楼已开始内部装修,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正在改造装修当中,其中市级800万元设备已采购到位,部分县区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榆阳区手工联社商贸楼建成投用,定边县手工联社商贸楼主体全部竣工,这些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上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既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市商贸流通市场监管系统干部职工以及在座各位同心同德、努力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大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我市商贸流通市场监管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消费市场不旺。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较2013年增长了7.6%,但低于全国(10.9%)全省(12.8%)平均水平,也低于鄂尔多斯、吕梁等周边地市;二是商业模式落后。传统商贸业态比重过大,龙头企业、品牌企业缺乏,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会展、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发展滞后,水平不高;三是市场监管缺位。去年米脂县、府谷县相继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今年大年初一绥德县发生硼砂中毒事件,这说明市场监管还不到位,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仍需进一步加强;四是改革进展缓慢。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仍有部分县区未能将改革工作彻底完成,严重影响了全市改革进程和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五是配套体系不全。市场建设落后、档次不高、布局不尽合理、商贸流通业总体规模小,口岸联检大厦建设进展缓慢,市县两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配套建设滞后。

但总的来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商贸流通市场监管行业面临的大环境还是十分有利的。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期间指出,要加大对老区发展的支持力度,资金、项目要优先向老区安排,政策要向老区倾斜,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老区建设,形成支持老区发展的强大社会合力;二是国家将全面加快西部大开发,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呼包银榆经济带、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全力振兴陕甘宁革命老区;三是省委、省政府将榆林定位为全省重要增长极,出台了新“27条”、神府省直管县、促进神府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四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平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产经营秩序良好,发展潜力依然强劲(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005亿元、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7亿元,财政总收入677.6亿元、增长5.2%,地方财政收入267.8亿元、增长13.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7920元、8750元,增长11%和12%);五是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即将全面完成,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经营秩序越来越规范,改革效益正在逐步显现。我相信,只要各县区、各相关部门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我市商贸流通市场监管工作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繁荣有序的新局面。

二、主动适应新常态,扎实推进2015年工作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尤为重大。全市商贸流通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保增长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法治建设为保障,统筹推进商贸流通、外贸经济、招商引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 注重规划引领,科学谋划各项重点工作。 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全面梳理行业“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要围绕建设小康榆林、幸福榆林以及“一中心两基地”发展目标,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策划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要根据中省行业发展规划,突出问题导向,结合新常态及我市实际发展需求,科学编制各行业“十三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积极争取更多中省补贴资金,确保商贸流通市场监管工作高点起步,开局良好。

(二) 扩大消费需求,着力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要实现345.09亿元(增长7.5%),进出口总额和利用外资总额预计要分别完成4500万美元和6000万美元。围绕这一具体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全力推进城乡商业网络建设。要结合创建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加快榆林城区和县城农贸市场改造和建设进度,全面完成市场建设改造任务;要围绕满足居民购物、餐饮、维修、健康、美容美发、洗衣、保洁、信息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生活需求,逐步形成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城市商业服务体系;要抢抓榆林列为全国物流示范城市和物流园区布局城市的机遇,整合商贸物流资源,稳步推进榆横、神府、定靖、绥米四大物流园区建设,努力构建晋陕蒙宁毗邻地区物流枢纽中心;要以服务百姓为宗旨,着力搞好放心早餐、便民菜店、农村超市等惠民便民工程,更好地服务城乡百姓;要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全力建设和改造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畅通农村流通网络渠道。

2、逐步创新商业模式。要加快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会展业、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大型专业店(专卖店)的发展,提升流通领域信息化水平,提高服务品质,走品牌化发展道路;要加快城市流通业态结构调整,大力提高连锁经营水平和覆盖面,鼓励优势连锁经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形式,整合社会分散资源,提升行业组织化程度;要继续协调引进国内外知名服务业企业入驻我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先进服务理念,提高本地服务业发展水平;要着力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支持连锁商业和生活服务业进入社区,建立和完善农村流通体系,不断提升城乡商业服务功能;要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创新流通方式,做大企业规模,扩宽销售渠道;要着眼城乡一体,努力打造“网上供销社”,力争在新一轮流通业变革中巩固和提升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地位。

3、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要抢抓“一路一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尽快研究出台相关发展方案和实施意见,强化与沿线城市的沟通联系,推动对外贸易“向西扩”,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要抓好《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用足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力争培育一批外贸出口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自主品牌,特别要注重打造以“榆林”冠名的红枣、小杂粮、羊肉等地方特色品牌,提升出口商品竞争力;要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重点支持能源化工、特色农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同时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管理经验,有效提升进口比重;要积极推进榆林海关通关进度,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方式发展,促进贸易便利化;要更加重视和办好第十届榆林煤博会、陕甘宁蒙晋区域经济洽谈会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榆林好产品专场推介会,各县区要尽早谋划、选好招商引资和推荐项目、产品,借助这几个大平台,全面搞活内外贸易;要充分利用榆林土特产品“陕北馆”直营店的优势,不断扩大其辐射范围,全面打开我市农副土特产品的对外销售渠道。

(三)强化市场监管,确保经营秩序安全规范。 按照“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理念,不断改革和创新执法方式、手段,提高执法技能、技巧,全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为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1、提高执法能力。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全面开展执法干部学习培训活动,努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素质过硬、坚强有力的执法队伍;要按照政策要求,继续加大资金投入,购置执法所需的各类设施设备,提高基层监管执法水平;要全力加快市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和部分县区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尽快补齐检验检测技术滞后这块短板;要结合“智慧榆林”建设,创新监管方式方法,逐步实现各县区、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提升科学监管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做好安全应急演练,强化各级快速反应、协调处置能力。

2、加大执法力度。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作为,积极服务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全面做好市场监管各项工作。要依法查处扰乱市场秩序的各种不法行为,下大决心狠抓食品安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认真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打击传销活动,努力规范市场秩序;大力实施商标品牌带动战略,打击商标侵权行为,维护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持续开展安全监察工作,重点是能源化工企业和涉及老百姓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特种设备,杜绝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加大农村消费品市场整治力度,积极开展农资打假,加强有形市场监管;加快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和“红黑名单”制度建设,促进企业诚信自律,努力构建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食药、工商、农业、畜牧等部门要互相支持,全面建立食用农产品、肉制品、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从源头到餐桌全过程无缝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让经营者放心经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投资者放心投资;维护良好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工商局、食药局要互相配合,联合开展工商、食药“进机关、进企业、进市场、进基层、进学校、进街道等六进活动”,全面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高全民知晓率,提升全民素质。

3、打造名优品牌。工商、质监、检验检疫等部门要聚合力量,积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在品牌宣传、引导、挖掘、培育方面狠下功夫,全力帮助企业特别是地方特色产品生产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助推更多产品走出国门、畅销海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要强化宏观质量管理,继续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帮助企业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陕西省名牌产品,力争2015年全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增1至2个,陕西省名牌产品数量达到45个,全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名牌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要做好“榆林煤”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后的衔接和保障工作,加大“榆林煤”以及“榆林兰炭”地方标准的宣传,扩大“榆林煤”、“榆林兰炭”的影响。

(四)深化体制改革, 打造商贸流通市场监管新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央提出的重大治国战略,涉及各行各业,主要是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我们必须紧跟步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疾,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完成行业改革任务。

1、全面完成食药监管体制改革。经过市县两级的共同努力,食药监管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各县区各相关部门务必再接再厉,在6月底前健全机构、明确职责、配齐设备和人员、落实经费和办公场所,全面成改革各项任务,争取建立符合实际、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

2、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为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围绕“宽进、严管”,全面深化和完善商事制度改革,放宽市场主体名称登记条件、住所登记条件、经营范围和对冠名企业的注册限制,制订配套措施、改进监管方式,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和创业环境;要进一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积极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坚持市场主体“法不禁止即可为”,给予市场主体更大的经营自主权;要加快推进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尽早实现网上申请、受理、审核、发照、公示;今年要试行“三证合一”改革,整合行政资源,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准入手续,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要指导、帮助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公司类企业,不断壮大全市第三产业规模。

3、全面推进供销体制改革。各级政府和供销社要结合新形势,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点多面广、扎根农村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加快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由贸易商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变,强力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经营模式创新,最终形成具有供销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要深化体制改革,尽快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和内在活力,努力打造为农服务的骨干力量;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快推进集体企业改制工作,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五)狠抓项目建设,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把项目建设当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予以重点推进。市上今年要完成口岸联检大厦、煤检大厦、市生产资料公司化肥储备库建设并投入使用,重点推进陆路口岸查验货场、陕北小杂粮交易中心和“新网工程”建设,同时积极申报一类航空口岸。

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商贸流通市场监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主动作为,通力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加强领导。 各县区政府要把这些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协调,分管领导要亲自安排、落实,相关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协调配合,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按照这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将任务和目标细化,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具体项目,落实到具体企业,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二)提高素质。 商贸流通市场监管部门是全市宏观经济管理和维护经营秩序的重要部门,在新常态下如何推动、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各部门今后必须重点研究的课题、解决的问题;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充分认识我们的各项工作对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能碌碌无为、得过且过,今年包括监管部门在内的各部门都要开展法律法规、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大培训、大轮训,切实提高干部职工认识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有能力、有闯劲、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团队,更好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最终实现引领新常态。

(三)勇于担当。 商贸流通系统干部职工要努力增强服务观念,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做到对项目跟踪服务到底,对工作督促落实到位,对服务追求尽善尽美;市场监管系统干部职工要切实负起应尽的责任,勇于担当,勇于攻坚,对部署的工作、决定的事情,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跟踪问效,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合力推动全市商贸流通市场监管工作有新的发展。

(四)廉洁自律。 要按照依法治国、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廉政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坚定不移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建设风清气正、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和机关;要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于所有工作的全过程,在法治轨道上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要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守住道德底线,不越法律红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同志们,今年的工作目标已经明确,重点任务已经下达,希望大家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劲,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为加快建设小康榆林、幸福榆林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南水北调中线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目标
  记者1日从水利部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任务,调水92.陕西新闻
陕西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
  近日,记者从2022年陕西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省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完善提升农村公路近10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陕西新闻
中国进一步深化婚俗改革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王祖敏)大操陕西新闻
西安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周末不打烊”
  为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