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眼中的陕西十三五规划调查报告发布

26.10.2015  10:55

  三甲医院挂号难怎么办?改善空气质量有哪些措施?体面养老如何落到实处?今年是“十二五”“十三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十三五”期间,什么是百姓最期望得到持续改善的民生问题?昨天,陕西省社科院发布《公众眼中的陕西“十三五”规划调查报告》。

  其中,“医疗”和“教育”这两项涉及民生的议题备受公众关注。“医疗”领域的提及率超过半数,高达55.5%;对“教育”也有近半数(48.0%)的受访者表示关注;此外,对“就业”和“经济发展”的提及率也分别达到了24.3%和23.5%。

  在大样本问卷调查显示的一系列“数字期待”背后,值得关注的是,陕西已经或即将为民生持续改善付诸新的探索。

  公众对“陕西十三五规划”的关注度经济发展:重点关注提高居民收入

  受访者对陕西“十三五”规划有多元期待,其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期待度最高,52.8%的受访者选择此项,大大高出其他各选项。

  社会事业:关注完善社保医疗教育

  在社会事业方面,受访者对“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的期待最高,提及率分别高达57.8%和56.5%。(公众认为陕西今后五年社会发展应关注的议题统计)

  ⑴社会保障: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调查结果显示,在社会保障方面,“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最受公众期待,提及率为54.9%。

  (2)医疗卫生: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保障药品安全、方便就医看病。在医疗卫生方面,受访者对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和保障“药品安全”的期待最高,提及率分别为47.8%和41.5%,远高于其他选项。

  (3)教育发展:均衡教育资源分配、减轻学业负担、落实素质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调查数据显示,在教育发展方面,受访者对“均衡教育资源分配”期待最高,提及率为45.8%。

  环保治理:重点关注大气污染防治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未来五年陕西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首先应重点做的工作是扩大“绿地面积”,近五成(49.0%)受访者选择了这一项。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减少“噪音污染”的提及率也都超过了30.0%。

  公共基础设施:重点关注高铁建设等

  受访者认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应成为财政今后五年的重点关注对象,提及率为34.6%。此外,受访者认为“公办幼儿园”(29.9%)、“图书馆、音乐厅等公共文化设施”(28.9%)、“高速铁路”(28.2%)和“社会救助机构”(27.7%)也要高度关注。

  “十三五”展望:公众对发展充满信心

  调查结果显示,对陕西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受访者表现出较强的信心,平均得分为73.3分,处于“比较乐观”和“非常乐观”的范畴。具体来看,受访者明确表示“非常乐观”(19.5%)和“比较乐观”(37.8%)态度的高达57.3%。公众对陕西省“十三五”期间改善医疗、教育现状,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迫切期待,对“十三五”规划自觉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持续、精准改善民生,加快实现“三个陕西”建设寄予厚望,对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记者 赵蕾 赵明)

  陕西日报:“十二五”陕西经济取得五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陕西历史上经济增长较快、发展质量最好、民生改善最多、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综合来看,“十二五”时期,陕西在经济领域取得五大成就。

  量速齐增,经济发展奠定新基础。“十二五”时期,“陕西速度”、“陕西效率”影响力世人瞩目,全省年均实现GDP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是“十五”时期的5.7倍,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十年处于全国第一方阵。2010年,陕西经济总量进入万亿元俱乐部,2014年达到17690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多,创历史最好水平;2011年,陕西投资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2014年达到18710亿元,创历史新高;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274亿美元,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突破50%,2014年达到52.6%,标志着陕西从农业社会迈入工业化社会。

  质效双提,持续发展取得新进展。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2009年,陕西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2014年达到7640美元,连续三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全省百元GDP财政含量达到17.8元,较“十一五”时期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达到3506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非能源工业总产值达到1265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2.8%,同比增速快于能源工业13.4个百分点。全省经济增长沿着质量和效益双提升的轨道稳步前进。

  新老结合,多元产业引领新优势。“十二五”时期,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突飞猛进,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千万吨以上,苹果种植面积、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工业产业结构由能源化工主导向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多元化支撑转变,非能源工业增长连续三年高于能源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7%,文化产业占比达到5%,服务业占比达到42%。科技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全省科技进步指数居全国第7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5.8%,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其中,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已成为国内高端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新高地。

  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开启新里程。“十二五”时期,我省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最好最快的时期。2014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932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2.7%,较“十一五”末期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6%。全省县域实现生产总值945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3.4%,先后有神木、府谷、靖边、吴起等4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变,2014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6%,森林覆盖率达到43%,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山水秦岭、绿色陕西成为三秦大地新形象。

  民生保障,助推经济社会跨入新阶段。2008年,陕西创造性地提出实施“民生八大工程”,2011年扩大到“富民强省十大民生工程”,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新增财力的80%、财政支出的80%”用于民生支出,充分彰显了政府公共性服务职能。2008—2010年,全省三年累计投资1150亿元用于八大工程建设,建设项目达8万多个,实现了城乡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应保尽保,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5%;26万户农户搬进新居,40万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得到解决,群众住房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是“十五”时期末的1.9倍和2倍。2011年后,十大工程领域100类基本建设项目和政策性补助项目陆续实施落实,陕西率先实现了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全覆盖,率先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医改经验被誉为“陕西样本”;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分别缩小2.4和6.2个百分点,城乡差距由3.8 1缩小到3 1,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原题:公众眼中的陕西“十三五”规划调查报告发布)

南水北调中线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目标
  记者1日从水利部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任务,调水92.陕西新闻
陕西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
  近日,记者从2022年陕西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省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完善提升农村公路近10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