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 渭南走出新形态

11.06.2015  18:04

本报记者韩秀峰屈荔鹏通讯员祖亮

2014年7月16日,中央《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公布,我国的公车改革在步履蹒跚了20年之后开启了新的航程。在我省,渭南市率先扛起了公车改革的大旗,启动并探索出了一条公车改革的创新之路,吹响了 陕西 公车改革的号角。

走向市场公务用车有保障

早在去年7月30日,也就是离中央车改方案公布不到半个月时间,渭南市没有观望、没有徘徊,当即成立了公车改革领导小组,确立了车改必须坚持由“机 关化”向“市场化”的转变,必须坚持“不改则已,一改则成”的目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听取汇报,指导破解难题,要求渭南车改工作不等不靠,强 力推进。

坚强的信心、有力的决策为渭南车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个月的排查摸底、走访调研,分析论证,制定出了《渭南市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车改方案按照“取消专车、公私分开、保障公务、降低成本”的要求和“货币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改革思路,除公检法和部分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 技术用车外,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实行“费用包干、限额使用、超支自负、节余归己”的货币化包干办法,确定了80个一级参改部门和104个下属参改单位,涉 改公车946辆。

为确保正常的公务出行,他们同时建立了跨部门的公务用车服务平台——渭南市政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在946辆涉改公车中,选取230辆作为市级国有 资产,调拨给政通公司,实行统一管理使用,市场化运营和有偿出行服务,提高车辆使用效率。按照车改时间表,到去年12月20日,渭南市应参加车改的184个部门和单位,全部完成了涉改车辆的移交封存工作。

政通公司副总经理张明华介绍,政通公司是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的公务租车企业,也是渭南公车改革的一次大胆创新尝试。公司现有各类服务车辆230辆(其中轿车197辆,商务车10辆、越野车16辆、面包车7辆)。为了确保和方便公务用车,政通公司在公车使用集中的市委、市政府、市人大、政协社团和 行政中心设立了5个服务站,分片划块就近就地对应服务,按需合理配置用车资源,在公司驻地还组建了24小时应急车队,随时保障突发情况。车辆使用运作模式 采用联络员预约租车登记服务制,每个单位设一名联络员预约租车,就近服务站统筹合理调度;派车实行先用车后收费、费用一包揽的便捷式服务,租车费用日清月 结。租车分为,计时、半天、全天三档,费用分别为1小时10公里内20元、4小时45公里内140元和8小时90公里内280元。此外,区别填写用车派车 单,确保公私分明。如领导干部上下班确需接送和紧急因私临时用车,填写对应派车单,因公用车填写白色派车单,因私用车填写红色派车单。

新机制运营后,不管你是在单位还是在街上,不管你是因公还是因私,你都可以通过单位联络员随时用车。“为更好地服务于用车单位,我们给60辆车统一 安装了可刷公务通IC卡的POS机,使付费更加多样、便捷。公司6月底还将启用电子派车服务系统,通过该系统,用车单位联络员只需提交租车信息(如派车时 间、地点、人员、车型等),各服务站就会自动接收,随即由专人负责车辆分配。届时几乎和搭出租车一样便利”,政通公司总经理张娟告诉记者。

剔除腐败车改红利大家享

作为全省公车改革的破冰之旅,渭南对按规定需要保留的公务用车和调拨给新组建的政通公司实行市场化的用车外,对其余公务用车封存处置,该报废的报 废,该拍卖的公开拍卖,妥善安置司勤人员。此举,每年可节约行政成本近20%。今年1月至4月,渭南市先后进行了四场公车拍卖会,先后拍卖车辆207辆, 成交870万元,高出评估价272万元。

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的调整,凡是利益的调整也都会遇到阻力。此次渭南公车改革涉及驾驶人员多达数百人,也是车改中的最大难题。本着推动改革,化解矛 盾,保持稳定的原则,改革领导小组多方协调,积极沟通,科学决策,确定了驾驶员分流安置方案。对各单位临时聘用驾驶员全部予以清退;并和原在编单位及驾驶 员达成一致,各单位正式在编的驾驶员除人事、工资关系在原单位保留外,全部参加政通公司的重新招聘,由政通公司统一管理、使用和考核。这样,145名原机 关在岗司机成了政通公司的新员工,不仅避免了因车改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而且上岗司机的月收入还增加了1000多元。

长期以来,领导特权下的“车轮腐败”一直广受群众诟病,而这次车改中,最能体现渭南壮士断腕决心的是取消了包括书记、市长在内的所有市级领导和部门 领导的专车,他们和所有干部一样,平等实行公务派车,私用付费。渭南向多年的惯例和特权开了战,以上率下,从源头上彻底根绝了一些领导干部公车私用、滥用 的特权和潜规则。领导干部因公用车填写白色派车单,因私用车填写红色派车单,领导干部因私用车,在申请批准后填写对应派车单,公务用车费用单位支付,私事 用车费用由所在单位从个人交通补贴中扣除并与政通公司结算。

在全市4842名涉改人员中,渭南按照职务、职级、岗位及实际公务量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从正厅到副主任科员共分7档次,最高每月补贴1300元,最 低补贴300元。车补针对的仅是普通公务的出行,对远距离公务出行,《方案》也与差旅费保障制度做了衔接,从而更大限度地鼓励公务人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 行。

公车改革机关干部期盼已久,不仅仅是能够领到交通补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平等公平,提高了干部的积极性,转变了干部作风,还促进了无纸化办公进程,也有利于干部的身体健康。”市编办干部刘振这样描述他对这次公车改革的看法。

车轮飞转改革带来新形态

从2015年1月15日车改正式启动至今,政通公司已投入运营车辆180余辆,先后为184家单位和部门提供13200多次公务交通服务,确保了所有车改单位的公务用车和工作的正常运转。

数据表明,渭南市80个一级参改部门、104个下属参改单位2013年保有公务用车1041辆(含95辆借用车辆),交通运行费用支出约为9296.12万元,在车改后,测算的所需费用为7660万元左右,可节约费用1636.12万元,前后同比下降17.6%。

在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志斌看来,公车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要积极响应,身体力行。他说,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杜绝公车私用,节约 行政成本,形成用车新秩序,现在看来这个目的实现了,用车更加规范、便捷,减少了用车矛盾,保证了公务出行,有效杜绝了公车私用现象,群众欢迎,干部也叫 好。

在临渭区下吉镇的葡萄园里,记者和几位果农谈到公车改革时,他们风趣地说,今年来,老百姓终于能看到骑自行车和坐班车的干部了。据了解,公车改革 后,渭南市很多干部外出办事开始选择开私家车、坐公交车、乘高铁甚至骑自行车的方式。以前节假日里,酒店、商场、景区、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公车,如今已鲜 有踪迹。

追随着中央的顶层设计,三秦大地的公车改革从秦东破冰起航,渭南的车改号角嘹亮催人,他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破釜沉舟的勇气,终于啃下了公车改革这 块硬骨头,既保障了公务,又杜绝了私用,降低了成本,还改变了干部的作风,使一种全新的形态形成在秦东大地,获得了干部的拥护,赢得了群众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