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食杏正当令 杏仁营养更丰富

17.06.2015  13:15

  ■ 王文

  进入六月,到了北京人吃杏的季节。杏在早春开花,先花后叶;可与苍松、翠柏配植于池旁湖畔或植于山石崖边、庭院堂前,具观赏性。

  公元前3000年中国就开始大量栽培杏树,《夏小正》记载:“四月,囿有见杏”。《山海经》记有“灵山之下 其木多杏”,古代郎中以此为药济世。在《庄子》的记载中,杏是具有神圣气息的。作为孔夫子讲学的杏坛,应该是一片杏林,杏树环绕,花香在上,弟子在其熏染中读书,孔夫子在花影中抚琴而歌,书声歌声,风吹花落如香雪。尽管顾炎武后来考据以为,“渔父不必有其人,杏坛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苇间、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鲁国之中也”。但读书有那样一个“绕坛红杏垂垂发,依树白云冉冉飞”的环境,仍然令人神往。

  在中国北方,杏是常见水果之一。杏的营养极为丰富,内含较多的糖、蛋白质以及钙、磷等矿物质,杏也是维生素B17含量最为丰富的果品,而维生素B17又是极有效的抗癌物质,另外杏还含维生素A原、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

  杏性温热,适合代谢速度慢、贫血、四肢冰凉的虚寒体质之人食用;患有受风、肺结核、痰咳、浮肿等病症者,经常食用杏大有裨益;人食杏果、杏仁后,经过消化分解,所产生的氢氰酸和苯甲醛两种物质,都能起到防癌、抗癌、治癌的作用,杏果有良好的医疗效用,在中草药中杏主治风寒肺病,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清热解毒。

  杏仁的营养更丰富,含蛋白质23%~27%、粗脂肪50%~60%、糖类10%,还含有磷、铁、钾、钙等无机盐类及多种维生素。杏仁可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常吃有美容护肤的作用。杏肉除了供人们鲜食之外,还可以加工制成杏脯、糖水杏罐头、杏干、杏酱、杏汁、杏酒、杏青梅、杏话梅、杏丹皮等;杏仁可以制成杏仁霜、杏仁露、杏仁酪、杏仁酱、杏仁点心、杏仁酱菜、杏仁油等。

  眼下,北京郊区许多果园的红丰、金太阳、串红、香白杏等六七个品种的有机杏果已挂满枝头,除了周末三五家人或约上亲朋好友采摘品尝新鲜的杏果外,还可以用杏自己DIY做些杏酱、杏丹皮、杏汁、杏干也不错。

  杏酱做法

  杏肉切小块,加白糖,柠檬汁搅拌均匀,包保鲜膜。腌渍过夜,或至少腌渍 4小时。

  大火煮开,换小火熬煮。撇去浮沫,煮至果酱黏稠,达到果酱煮糖的终极温度103℃,立刻关火。

  果酱趁热装入消毒好的果酱瓶中,倒扣,至冷却。

  杏丹皮做法

  把杏洗净去核,将杏与水的比例4∶1放入锅中,小火慢煮,要不时搅拌以免煳锅。稍微冷却后放入搅拌机,放入适量糖搅拌至果酱滑顺。用工具抹苹果酱,厚度为3至4毫米为宜,放进烤箱烤制果酱不发黏。趁热用刀把杏片四周撬起,用双手揭起杏片,稍凉拿出切成宽10至12厘米的长条。最后将长条卷起,放入密封的玻璃容器。

  杏肉罐头做法

  把杏洗净去核,锅中放入水和杏烧开。煮5分钟左右,放入白糖适量。盛出放入小盆中。放入冰箱中1个小时左右,口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