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沟,聚集着一群中国青年

30.10.2019  11:26

  在世人的脑海里,陕西,以悠久的历史文化闻名,以周秦汉唐的绝代风华闻名,以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闻名,但也许还会有贫穷落后和黄沙漫天的印象。

  是的,这不仅是印象,也是现实。

  面对不时而来的沙尘暴侵袭,20世纪末,在党中央的倡导下,忍无可忍的陕西人民开始向恶劣环境宣战。

  全省动员,全民动手,沙漠治理、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一场重建“绿水青山”生态家园的战役在三秦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位于六道沟的一处沙柳地里,测量树干茎流的设备摆放的整整齐齐(9月20日)。 位于六道沟的一处沙柳地里,测量树干茎流的设备摆放的整整齐齐(9月20日)。

  鲜为人知的是,在这改天换地的行动中,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也投身其中。他们在三秦大地上选点布阵,探索着、破解着治理山河的生态“密码”。

  西安向北600多公里,在陕北高原沟壑纵横的神木市西沟街道办事处辖区圪柳沟村,有一个听着名字就能想象到模样的自然村——六道沟。十几户村民居住在沟壑土崖下垒起的砖窑里。坐落在沟沿路旁的一个小院,要不是门边挂着一块日晒雨淋的标牌,和相邻的农家小院几无区别。这个不起眼的小院,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以下简称“水保所神木站”)。这里,“雪藏”着一个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科研群体。

  从初创到今天,栉风沐雨中,这个群体已在陕北高原“隐匿”了28个春秋。直到前不久,从榆林市一名干部的口中,我们得知了他们的信息。经多方打探,中秋节过后,我们一路北上,来到了深藏于陕北高原那万千沟壑之中的六道沟,近距离接触这群时代青年……

   窑洞里开始的创业

  如今已87岁的唐克丽深情地说:“干水保这一行的女同志,甚至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学会的说话、走路。但是对黄土高原的每一种地貌、每一种植物都记得非常清楚。

  对于生活在陕北高原上的群众来说,直到20世纪90年代,生存仍然是一种挑战,而六道沟尤甚。

  神木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北依长城,东临黄河,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一层黄土一层沙形成的类似“夹心饼干”的土壤贫瘠又松散,成了黄河河床粗泥沙的主要来源。植被稀疏,沙漠化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千百年来,六道沟人与黄土高原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辛勤地耕耘着,顽强地抗争着。

  1954年,中国科学院决定在祖国大西北建设一家研究所,以黄土高原为区域,破解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刚从大学毕业的上海姑娘唐克丽,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潮澎湃:“向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这样,对大西北一无所知的唐克丽来到陕西,投入到了筹建研究所的工作中去。1956年,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水保所”)在杨陵成立。唐克丽跟大家一起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跟随科研团队对陕甘宁蒙晋地区的土壤资源和土壤侵蚀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考察,从此与黄土高原结下了终生情缘。

  时光荏苒。1990年初,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生态环境治理座谈会,要求科技工作者围绕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带地区形成原因展开科学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此时已经成长为我国土壤侵蚀学科带头人之一的唐克丽,响应国家的号召,再次踏上征途。

编辑: 石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