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共和国发展历程——国庆邮票方寸间定格辉煌

02.10.2014  11:00

    新华网北京10月1日电(记者赵文君)今年是国庆65周年。作为记录国家发展历程的“名片”,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庆题材邮票共发行24套143枚,小型张3枚,小全张2枚。这些邮票浓缩了共和国所走过的历程,也将共和国创造的辉煌永远定格在方寸之中。

     国庆邮票发行有规律

    我国国庆题材邮票发行始于1950年7月1日,邮政部门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从1959年,即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开始,国庆题材邮票每逢5或逢10(周年)发行,这一规律延续至今。

    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这一年是发行国庆题材邮票最多的一年。这一年共发行了5套邮票,名称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

    1964年10月1日,我国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纪念邮票一套3枚,采用3枚连票方式,面值均为8分。另发行邮票小全张一枚,小全张中的3枚邮票相连处无齿孔,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枚国庆题材邮票小全张。

    1999年,共和国迎来了五十周年华诞。这一年,我国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一套,共56枚。每一枚代表一个民族,全套56枚印制在一个整版上。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行的枚数最多的一套邮票,创造了单套邮票枚数世界之最。

     “欢庆”是长青题材

    从国旗、国徽到“大阅兵”,再到“中国梦”……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国庆题材邮票,“欢庆”属于长青题材。

    1964年10月1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纪念邮票一套3枚,采用连票的方式,再现了节日的天安门广场,首都各界群众手持花束和花环欢庆的场面。与此同时,还发行了同图案的小全张一枚。小全张中的3枚邮票相连处未打齿孔,使欢庆画面更加完整。由于小全张发行量只有4万枚,今天已成为我国邮票中的珍品,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收藏者追逐的对象。

    在“欢庆”题材的国庆邮票中,最著名、最有创意的要数1999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这是一套包括56枚邮票的大套票,56个民族各有一枚,邮票上标明各民族的正式族称。画面表现的是各族青年男女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欢度国庆的瞬间。邮票中112个人物的服饰、乐器和舞姿,各具特色,绝不雷同。这套邮票创造了中国单套邮票枚数之最,也创了世界单套邮票枚数之最。这样一套50年一遇的精品,理所当然地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艺术家设计压阵

    邮票历来被称为“国家的名片”,它的设计者理所当然的应是中国美术界的翘楚。在参与国庆题材邮票设计的长长的一串名单中,中国当代美术界的著名画家张仃、张光宇、钟灵、丘陵、陈汉民、周令钊、杨白子等赫然在列。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也曾“客串”过国庆题材邮票的设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邮票的两名设计者中,就有张艺谋的名字。

    采用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作为国庆题材邮票的内容,也是特点之一。1959年10月1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邮票,是根据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而设计。在1979年香港展出的“中国邮票展览”上,这枚邮票成为最轰动的展品之一,很多当地观众在展品前合影留念。这套邮票被评为新中国成立30年最佳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