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回族民俗》出版 填补民俗学研究空白

03.08.2016  19:37

  西安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民族学博士李健彪的《关中回族民俗》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陕西出版资金资助项目,属《关中民俗文化艺术丛书》。

  国家民委的审读意见认为“此书是第一部全面介绍陕西关中地区回族民俗的研究专著,填补了回族民俗学研究的一个区域空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此专著具有普遍的社会文化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对研究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穆斯林社会的民俗,具有一定的学术示范意义”。

  《关中回族民俗》约18万字,介绍了关中回族的历史变迁,对关中回族的宗教信仰习俗、人生礼仪习俗、禁忌习俗、节庆习俗、游艺习俗等进行了客观描述和研究,同时还研究了西北各地的关中回族民俗和清代关中回族民俗的活化石中亚东干习俗,并配以60余张珍贵的彩色照片,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资料性和可读性,填补了民俗学研究的空白,对促进各民族的了解和民族团结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李健彪现为西安市政协副秘书长,中国回族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民俗学会副会长,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三秦社科讲坛”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社科联常委,已出版专著8部,获全国和省部级奖50多次,荣获陕西省跨世纪优秀青年文艺家、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西安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称号,在全国回族历史文化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