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环线提升改造预计9月完工

29.06.2020  09:22

  自融雪路面、旧路材料循环利用、智慧公交港湾……6月24日,陕西省公路局在西安组织召开省道107关中环线大中修工程“四新”技术推广观摩活动,向全省公路交通行业推广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建设新理念、新做法、新举措和新经验。

  无需铲除原有路面直接铺设

  方便又美观

  据了解,省道107关中环线位于秦岭北麓,是关中平原上的一条椭圆环形生态旅游公路,全长480公里,西安境内166.5公里。随着区域经济和秦岭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环山公路交通量逐年增加,在智能、便民和舒适等方面难以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为此,今年4月份,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开始实施省道107关中环线大中修提升改造示范工程,项目全长20.401公里,从路面改造、绿道建设、景观提升、水系修复、智慧交通等五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道路品质。

  24日上午10时许,省道107大中修工程A标段环氧树脂彩色陶瓷颗粒路面铺设现场,施工人员先是在原有的慢行道路面上平整的刷上预制砂浆,随后再将红色的陶瓷颗粒均匀抛撒在上面,简单的两个步骤,一条平整、防滑的红色慢行道基本铺就完成。

  “后续将表层多余的颗粒回收,再进行简单工序即可开放交通。”三秦路桥A标段生产副经理杨光介绍,该工艺无需铲除原有路面,只需将病害进行处理,即可直接在上面铺设,施工方便,也无需大型机械,一个小工队就能施工,成本很低,铺设完成后的慢行道不仅美观,而且抗滑性能卓越、舒适度高、耐磨性好,将更好地服务关中环线的慢行交通。

  旧路沥青现场“回收”再铺设

  环保又高效

  行车道的施工也有新工艺,在B标段旧路泡沫沥青就地再生路面施工现场,一组机器正在联合作业,前端机器将旧路铣刨,刨出的沥青进入中端机器,添加部分新材料再搅拌混合,随后,混合好的物料便会直接铺在路面上,紧跟着的压路机进行碾压平整,新路面的基础便铺设完成。

  107省道关中环线大中修工程项目部副项目长邵东野介绍,通过对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工艺,可以实现旧料的完全回收利用,不仅降低消耗节约成本,也更加生态环保,而且施工进度也非常快,提高了施工效率。不仅如此,107省道关中环线大中修工程还会应用DTC相变融雪路面、蓄能自发光道路标线、厂拌热再生、电融雪路面等多项新做法、新工艺,并充分利用智能交通相关技术与理念,包括安全环保的智慧斑马线系统、智能会车预警系统、智慧候车亭系统,提升市民群众出行体验。

  据了解,目前关中环线的车流量为日均2万辆,高峰时期日均可达7万辆,本次大中修工程采用的是半幅封闭施工半幅通行的施工模式,施工完成的路段可即时通行,减小了来往车辆的压力,整个工程预计9月份完工。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