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村民挖出九百多斤铜币或为王莽时期"钱窖"

29.02.2016  11:46

  昨天下午三点多,兴平市阜寨镇南佐村一村民在整修自家庄基地时,挖出了九百多斤的古代铜币,由于铜币数量庞大,价值也无从知晓,村民赶紧向当地派出所报告,并把这一情况发映给了当地文物部门。

  今天(2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兴平市阜寨镇南佐村。村民张师傅告诉记者,当时他正在平整庄基地准备盖新宅,可没想到一铁锨下下去,却铲出了一个60公分高50公分深的土洞,里面全是古代的铜币。

  阜寨镇南佐村村民张师傅:“拿锨平这土呢,拿锨一平以后,出来了一堆子钱,我就在这个地方挖出来以后,拿袋子装好以后放在家里,一种是稍微大一点的圆的,中间有个孔,还有小一点的,和纽扣一样大的,另外还有个长方形,中间有个口。

  张师傅说,保护好现场挖出的铜币之后,他们第一时间报了警。随后,阜寨镇派出所民警和兴平市文物稽查大队的稽查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对铜币进行了称重,并由文物稽查大队的稽查人员将铜币带走。

  阜寨镇南佐村村民张师傅:“因为这个量比较大,不是挖出来三五个一两个,那就无所谓了,因为派出所把那个称了以后,要称918斤,量一大以后我们考虑地下的东西总是国家的。

  兴平市文物稽查队冯队长告诉记者,经过他们初步判断,这些钱币来自于汉代王莽时期的一个钱窖,币种的主要是货布、货泉、和大泉五十。

  兴平市文物稽查队队长冯鹏儒:“基本情况这需要请专家进一步鉴定,初步鉴定筛选,包括里边的杂质很多要进行清理,后续我们打算把这清理完了以后,及时上报上级文物主管部门,上报完了以后,把这个按文物法的规定,把这上交到国有博物馆,由博物馆进行保存。” (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