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发现40年 出土文物达5万余件

06.01.2015  14:07

  秦兵马俑被誉为“20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财富,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2014年,是秦兵马俑发掘40周年暨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35周年。

  40年前,临潼西杨村几个农民的偶然发现让尘封的帝国奇迹震惊了世界。

  40年来,有关兵马俑的每一次发现都炫人眼目,出土5万余件文物,“石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青铜水禽坑”相继面世,50多平方公里的秦始皇陵大遗址范围内,已探明各类遗存600余处,大遗址考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使得始皇陵整体格局逐渐清晰;40年来,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8000多万人次,接待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159人次,接待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194批……

  40年,在历史的脉络里只是一个点;40年,在苍茫的岁月中只是一瞬间。一路走来,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示、交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这辉煌的背后是秦俑人40年来鲜为人知的发掘和保护的足迹!

  40年来,兵马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尤其是2000年以来,秦俑博物馆相继与比利时杨森公司和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合建了“微生物实验室”“彩绘文物修复保护实验室”和“金属文物修复室”,大大提高了秦俑博物馆在文物科学保护与修复方面的专业水平。此外,在防霉、防风化、秦俑“小气候”研究与环境监测等方面,也取得了佳绩。

  如今,已经挖掘出土、并修复完成的兵马俑2000多件,同时修复了铜车马,掌握了彩绘保护、防霉变技术,完成了土遗址保护等项目。2005年,“秦俑土遗址及相关文物防霉保护研究”获“国家文物局科技创新二等奖”;2006年,“秦俑二号坑三维数字建模”项目通过专家鉴定。2010年和2012年,秦俑博物馆又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出土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和973计划课题“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之保护材料与工艺的系统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示范”,开展考古发掘现场易损出土陶质彩绘文物应急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从1974年秦俑面世到秦兵马俑博物馆,再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经发展成为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示、交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2013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发布,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入选十大文化旅游景区项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曹玮表示,博物院还将实施科学考古系统工程、文物保护系统工程、博物院展示系统工程、优质服务系统工程、文创产业系统工程、3D影院建设工程、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将秦兵马俑博物馆扩展为秦兵马俑文化景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博物院和文化旅游目的地。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